台湾啊。
三国时代,孙权就曾派人踏上台湾,征募兵员,收集军资。
而随着士颂在交州大力开拓海洋贸易,东面的孙权也想要学习。
他组织船队南下,自然很快就发现了台湾这个不小的地盘。
而且,他也和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产生了交集,只是接触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孙权预料中的那么完美。
历史上,孙权派军队去往台湾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掠夺人口。
但是限于历史科技发展,他的船队,即便是成功到达了台湾,也成功的从台湾掠夺回来了几千人。但真要算起来,孙权是吃了大亏的。
原因是他派出去了一万人马,这些都是青壮年,但是这次航海归来后,却损失了八九千人。
只是现在,得益于士颂在海船方面的研发,和海洋贸易的开展。整个海船的发展,已经远比历史上的同时期要成熟的多。
包括士颂自己带来的后世的航海的知识,都多少对于海洋航行有所帮助。
孙权派到楚国境内的间谍,即便是无法得到全部的信息,也能收集到不少的情报回去。
所以这一次,即便是比历史提前,孙权的船队,依旧顺利到达了台湾。
而且这一次,孙吴的军队,并没有多少损失。
所以这一次,领军的全综,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不单单是想要掠夺一些人口返回东吴,而是想要占据台湾,在这里建立政权了。
台湾岛上的居民,算起来有很多小部族,但统一称为“高山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只是在这个时空,全琮的部队登陆之后,先是掠夺了一批人口,当做自己的初步战功送回了建业。
而后,全综在台湾,也就是现在的夷州,建立了夷州郡官府,直接将台湾纳入扬州治下,成为孙吴统治区的一部分。
甚至为此,还特地给士颂这边送来一些所谓的“特产”和贸易申请。
全综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所谓的送礼,所谓的贸易交流申请,其实都是虚的。
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台湾,也就是夷州,是孙吴的,士颂就不要来抢这地盘了。
全综,其父全柔,本是会稽郡都尉,孙策定江东时,直接选择了归顺。
而全综,也自然而然的加入到了孙吴的体系之中。
后面,丧妻之后的全综,甚至还成为了孙权的女婿。
当然了,此时的全琮,依旧还只是一个少年将军。统领一支数千人的海军探索南洋,只是孙吴体系下的一支偏师而已。
但这不代表,全综没有自己的志向或者说野心。
此刻,他对自己的定位,就已经是夷州郡太守了。
现在,夷州上的土着部落中,靠近海岸的数个部落,除了被全琮所征服的外。还有一些人,要么选择了向台湾岛内部迁移,要么选择了聚集起来,向楚国求援。
所以,夷州土着们的使者,基本就在全琮送来交易请求书的第二天,也来到了交州的南海郡。
他们正式向“楚王”士颂求援,希望楚国能够出兵,帮助夷州各部驱赶东吴。
在士颂看来,自己的选择其实有两种。
一种就好像刘璋请刘备对付张鲁一样,自己直接过去假途灭虢,自己占据台湾。
另外一种,便是任由孙权在名义上占据台湾,毕竟现在的台湾,基本没有开发和发展,唯一能获得的便是一定量的人口。
对于自己而言,不说东南亚那边的南疆都护府,就说南中五郡,和交州七郡,其实并没有多么的繁荣。人口其实本就不充裕,发展台湾地区,自己还没有那个精力,更没有那个时间。
与其把台湾掌握在自己手上,还不如交给孙权占据。
另外一方面,对于台湾,士颂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发展南洋贸易开始,士颂早就有了开发台湾的想法,只是从交州出发,不论是海洋洋流方向,还是交州土着人心,都是顺着向东南亚方向发展的想法,向东去开拓台湾,反而更加麻烦。
但士颂,还是希望能在这个时空中,留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标志。
所以全琮想要在台湾成立夷州郡,归属于扬州治下的想法,士颂的内心深处是支持的。
他也希望在这个时代,将台湾正式纳入大汉版图。
所以,对于全综发来的试探信件,士颂犹豫了。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