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到了梁新月这里,几个孩子也有模有样的跟着举起了自己的碗碗,也要干杯。
看着几个孩子的举动,大家又是一阵的欢笑。
吃了饭,梁新月才有时间听李姐说起布置这新房的一些事,也跟着李姐去仔细的看了这新房的布置。
还是和梁新月以前的布置一样,一间做了主卧房,另一边有炕的那间屋,只是铺好了床,如果有客人来了就可以住这里,或是以后有了孩子了,也可以让孩子住这边的。
只是梁新月不在,后院的那点菜地现在又荒了起来。
就连李姐都笑道:
“看看,没有你,这家属院里的人,都没有劳动积极性了,唯一还种的,就是山谷里。”
也确实,现在这家属院里的,平时就杨姐还有时间干活,付姐只周末带着孩子回来。有时还没回来。
而田明芳本来带着个更小的丫头,下地的时间也不是那么积极了。总的来说,是没有了梁新月在,现在干活的钱也不算得多,只有每次和部队收了菜后,按菜价给他们一些劳务钱。
这些也不多了,因为现在他们种的菜全都交给部队了。并没有给到外面的市场上去卖掉。
而黄英更是才来没几天,把老家的事都处理好了才过来的。
李姐自己就不会种地,以前来跟着梁新月还下地,现在也没有再下地,本来人家就有退休工资的,她倒是不在乎那点钱。
所以,整个后院,还真的只有杨姐家后院还种着些小葱这些调料。毕竟,她可是一个勤快人。
(2)
梁新月也是只有感叹,人都是在朝前走的,不一定是要干活的,才能把日子过好。
特别是现在院子里朱姐也死了,小妹也进城做事去了,其他的人都没了积极性了。
都是带好自己的孩子就算数的样子。
最想回到以前的日子的,就得算是杨姐了。她现在孩子也大了,自理完全是没有问题,自己还算是年轻力壮,要是能挣点钱,那自然是好。
所以,忙完了这一波,她准备找一下梁新月:
“新月啊,我现在想出去找点事做,就在县城里也行,你帮我看看行不?现在山谷里的事大多都是部队里来种了,我们帮着做点事分点儿钱,拿了还觉得不太好意思了。”
梁新月笑道:
“行,我帮你看着点儿。”
想了一下说道:
“要是去远一点儿你愿意不?比如去省城里做事?以后,孩子读高中什么的,我来帮你想办法,把孩子弄到省里去读,你就可以帮着照顾孩子了。”
他家两个现在都在县里读初中,因为孩子大了,这学期就没有住在付姐那里,选择了住校,兄弟俩也有个照应。
杨姐一听,哪有不愿意的!
马上拍板说道:
“老姐姐我眼光浅,你是个会看事的人,我听你的没错,你觉得我能行的,我一定努力干好,你帮我找就行,孩子读书的事,以后要是能得你们帮个忙,我和老刘可得好好谢谢你们。”
梁新月很记恩的,这位杨姐可是真正的帮过自己的人,不管是在山谷里干活,还是自己刚来做事不太熟悉,和自己生孩子前前后后,杨姐可真的是像个老大姐一样的帮着自己。
现在自己能帮她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梁新月笑道:
“那你可得和老刘商量一下,要是你真的到省城里去做事的话,与老刘见一次面都很难哟。”
梁新月不由的调笑起她来。杨姐大方的笑道:
“老夫老妻了,有啥舍不得的?现在儿子慢慢长大了,按年龄,他也干不了几年就要转业了,他的文化也不高,到时还不知道有没有单位要他呢。”
“我就寻思着我现在有精力,给孩子们挣点钱,以后娶媳妇儿啥的,得用钱呢。”
梁新月明白,两个儿子的话,那可是要多准备一些东西的。自己不也是这么想么?
梁新月转头看到了许寒梅,想到杨姐最擅长做饭这些,不由又想着拿许寒梅的方子开药膳店的事。
心中有了这个想法,脑子就开始往这方面做打算:
“杨姐,你且等我半个月,我安排一下,如果能成,可能就在省城里给你找个事做了。”
杨姐开心的点头应下了。他们盘算过,就算是老刘退伍了,孩子还在读书的话,两人也暂时不回老家,就呆在这边,等孩子读完书再说。
几个孩子也是在这家属院里玩疯了,周家的孩子虽说多,但平时都是跟自己家里的人玩,而家属院里的这几个,算是他们熟悉的朋友,在大宝的带领下,一会儿就完全找不到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