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凼。嘴里还愤愤不平地说道:我就给你填住,我看你能把我吃了咋的。
陈天龙是生产队里有名的二货、浑头,有一身的蛮力气,他老婆刘玉珍长得是膀大腰圆也很彪悍。
他见我爷爷真敢填他的粪凼,他就气呼呼地跑过来对着爷爷的腮帮子就是一拳,爷爷眼冒金星,一下子被陈天龙打倒在了粪凼里。
一向忠厚老实,不肯惹事的爸爸,见爷爷被打倒在了粪凼里,身上还粘了一身粪水,他气得浑身哆嗦,他咆哮着骂到:陈天龙你这个狗日的,今天我给你拼了!
说着就要上前复仇。
这时,刘玉珍对着她家房子大声喊到:大龙、老虎,快点出来,有人要打你们的爹了。
大龙和老虎是陈天龙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一个15、6岁,一个13、4岁,他们都是正在发力的小伙子,非常有力气。
听到喊声后,陈少兵弟兄4个都跑过来了,他大哥和二哥,都拿个秧耙子跑来助战,大龙和老虎跟他们的父亲陈天龙一样,也都是浑头浑脑的愣头青。
大龙拿着秧耙子对着我爸爸的头就打了下来,当时,10来岁的我被他的野蛮吓得直哭,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跑过来一把推开了父亲,使他躲开了这致命的一秧耙子。
这时,听到混乱打架声的邻居也跑过来劝架,他们看到我们一家被打得很惨:爷爷躺在粪凼里,半天出一口气,奶奶和妈妈都趴在爷爷身边哭着喊他,害怕他被打个三长两短的。
奶奶趴在爷爷身边,哭天抹泪的对邻居们诉说道:陈天龙你这个忘恩负义没有良心的东西,那时候你家里穷,我家男人是黑活掌线的,给他盖房子就没有吃过他的几顿饭,也没有要他的一分钱,尽心尽意的给他盖房子。你们看看,他家房子的茅草1、20年了,还没有变形,一点水都不漏,他现在却蛮横不讲理的欺负我们。不信试试,他们这种无法无天,忘恩负义的人,将来会遭到报应的。
也有邻居看不下去,七嘴八舌地小声指责陈天龙霸道蛮横欺负老实人,自己门口有空闲地,不挖粪凼,盖茅厕,非要对着人家的门口盖……
那天打架,我们家输的很惨,爸爸的头被打冒血了,奶奶和妈妈的头发也被陈少兵的妈妈和哥哥拽掉了很多……
陈天龙的茅厕和粪凼,我们打开过道大门就能看到,对我们一家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因为粪凼和茅厕的事情,我们两家经常吵架,我们打不赢他们,只有跟他打官司了。
说是打官司,只是打到大队那里就“终审”了,大队干部和队长就来调解我们两家的争端。
陈天龙仗着他家拳头硬,根本不把大队干部和队长放在眼里,他们一家的态度一直强硬霸道,坚决不填粪坑、不挪茅厕。
大队干部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最后从中和和稀泥,就让我爷爷到大队林场去挖一些树苗回来,栽在我们两家交界的地方,当个屏障,也算是个破解那两样脏东西带来的晦气。
我们家看搞不赢他们,没有办法,爷爷就忍气吞声的到林场去起了10多棵银杏树苗回来,在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的见证下,栽在了我们这边的交界处。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育出来什么样的孩子来,还有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猖狂狠了,就会有“天”来收拾他。
这句俗话在陈天龙一家显示的特别准确,后来他家真遭到了报应。
1977年,我们这里发天干,水稻正在打萢出穗的时候缺水,我们大闫湾跟小闫湾这两个生产队因为争“老观塘”里的水,打了一场出了两条人命的群架。
老观塘有20多亩那么大,它在我们大闫湾东边,是我们大闫塆跟小闫湾伙着用的一个水塘。
老观塘在过去是一个财主家的水塘,管着下游几十亩田地的用水。
解放后,土改时,老观塘被土改工作组划成了大闫湾和小闫湾这两个生产队共同管理和共同使用的“观塘”。
我们大闫湾在上游,小闫湾在下游,这两个生产队都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岗边上。
这20多年来,两个生产队一直遵守着土改时的契约,共同使用着老观塘里的水栽秧灌溉。
每年使用塘里的水时,我们两个生产队的看水员就在一起协商,本着“有水同用,没水共干”的原则,一直和和睦睦的在用着老观塘里的水。
我们大闫湾的人也很知足,
知道在上游“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所以,每年放水的时候也不为难小闫湾的人,商商量量的用着老观塘里的水。
但是,随着大龙和老虎的长大,两个生产队和睦用水的局面正在被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