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流。
她回忆起那些和父亲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每一个画面都无比珍贵。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轻声说:“爸爸,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还要陪您走很长很长的路。”父亲虽然身体难受,但看着懂事的女儿,还是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用微弱的声音说:“乖女儿,爸爸没事。”
看到这里的时候,苏可雅的眼角明显有些忍不住,不知不觉的就淌下一滴眼泪,喉咙微微哽咽,我并没有打扰她的思绪,只是重复着手里的动作,将纸巾给她递了过去。
而她也没有其余动作,干净利索的接了过去,我们两人心照不宣,谁都没有开口打破电视机前这一感人的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视机就像一个无情的诉说者,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与世隔绝,却又将人间的百态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情绪而停止,只是不停地播放着那些或喜或悲的故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女儿日夜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爱意,希望用自己的爱为父亲带来力量,盼望着奇迹能够降临。
然而,就在我们都全神贯注地期待着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时,广告突然不合时宜地插入了进来。屏幕上开始播放起一款微波炉的广告,那明亮的灯光和欢快的音乐与之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广告。过了一会儿,苏可雅轻轻地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谢谢你的纸巾。”
我转过头,看到她的眼睛有些躲闪,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感动中完全走出来。她的眼角还残留着些许泪水,让她的眼神看起来有些朦胧。我笑了笑,试图缓解一下这有些尴尬的气氛,说道:“不客气,谁能想到苏总看个综艺还会被感动呢。”
但就是这一眼,我才发现苏可雅带有泪光的眼睛却是那么的朦胧充满了无限的情愫,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她眼中不一样的情感,那是一种真实的痛苦,一种将自己掩埋在深处的保护。
但很快,这个感觉就消失了。
苏可雅白了我一眼,“这节目拍得确实感人。”她的语气已经没了之前的强硬。
我笑了笑,并没有点破。
又安静的坐了一会儿,苏可雅突然说:“其实你的包在卧室,你去拿吧。”我起身走向卧室,找到包后出来,站在客厅中间,竟有些不想马上离开了。
而这个时候广告也正好结束了,电视机里的父女也再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苏可雅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犹豫,“要不,再陪我看会儿节目?”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好似这种节目一个人看总归是小于两个人的。
我笑了笑,重新坐回木凳。两人又安静地看起节目,偶尔因搞笑情节相视一笑,屋里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当电视机里的父女再次出现时,场景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充满阳光和绿意的公园,父亲正陪伴着女儿在草地上放风筝。
然而,这一次放风筝的主角不再是父亲,而是那个身穿浅白色棉袄的女儿。她站在空旷的草地上,手中紧紧握着风筝线,略显生疏地尝试着让风筝飞起来。而在她身旁,摆着一辆轮椅,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棉被下坐着的,正是那位已经年迈的老父亲。
尽管女儿放风筝的技术显然不如当年的父亲那般娴熟,风筝在空中飞得并不高,但老父亲却并没有丝毫的不满或生气。他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目光始终停留在那只半空中的风筝上,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
随着画面的流转,时间似乎也在快速推移。转眼间,女人换上了一袭夏天的长裙,亭亭玉立地站在草地上。她的身旁,站着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还有一位身材健壮的男人。小男孩的父亲将他高高举过头顶,就像儿时,女人的父亲将她高高举过头顶一样。
女人则小心翼翼地将风筝放得越来越高,直到风筝在空中稳定下来,她才将风筝线递给小男孩。
小男孩兴奋地接过风筝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欢快地奔跑着,让风筝在空中飞得更高更远。而那一家三口,在阳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无比温馨的画面。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不远处时,却发现了那辆熟悉的轮椅。轮椅上,那床熟悉的被子依然静静地铺着,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老人的故事。老人的身影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