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51章 历史的耻辱柱

第951章 历史的耻辱柱

疏,请求禁绝民间企业无序发展,扰乱市场。

太府监,还有户部、翰林院,组织了多次研讨会,观点很一致,觉得民间企业进入轻工业企业是件坏事。

他们认为这些商贾工厂主,奸猾贪婪,做出的东西劣质不堪,既欺骗百姓的钱,又偷逃朝廷税收.

罪名不少,罪名也不小啊。¢1¢5!8?t+x`t*.-c?o¢m¨”

杨令德、叶梦熊、林泽友、李鄂、赵冠才面面相觑。

皇上说的这些指责民间企业的人,不仅庙堂上有,东南地方也有。其中王世贞为首的一群名士最为激烈,他们认为放任民间企业进入轻工业,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乱政”。

他们拿着民间企业生产的部分假冒伪劣产品为例,大肆抨击,强烈要求江浙沪布政司对这些民间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他们与朝堂上某些人遥相呼应,给杨令德等江浙沪主政官员,带来极大的压力。

杨令德等人肯定是支持民间企业发展的,因为这些民间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税收,让三地经济蓬勃发展。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三地经济发展得好,缴纳的税收高,三地主政官的政治影响力就会水涨船高。

这一点杨令德等人心知肚明,怎么可能自剪羽翼。

有他们一力扛住,还有调回京师的蔡茂春、汪道昆等原三地主政官员的支持,风声雨声虽然大,但是没有影响到三地的经济运行。

现在听到朱翊钧把这个话题摆在桌面上,心里十分忐忑,想知道皇上的态度。

虽然他们知道,皇上多半会支持,但靴子没有落定,御口没有说出来,大家心里都不安定。

朱翊钧继续说。

“这些人很有意思,以前上疏,说朝廷干涉工商,增开商税,是与民争利,要朝廷无为而治。

现在民间企业蓬勃发展,他们又上疏说是乱政,要求朝廷严加管制,避免祸害百姓。

鬼是他们,人也是他们,一张嘴巴不同的时期,怎么说出截然不同的话?

朕很奇怪,后来想明白。

此前那些工商跟他们关系密切,是他们钱袋子,所以朝廷开商税就是与民争利,只不过那个民,不是我们想的老百姓,而是他们。

现在这些蓬勃发展的民间企业,跟他们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所以说造劣贩假,危害百姓,要求朝廷禁绝。”

朱翊钧感叹道,“所以说,屁股坐在哪里,就会说什么样的话。

朕看这些所谓名士大儒,为什么会被万历年以来的滚滚时代大潮远远抛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屁股坐得不正。

他们从来不会关心普通百姓,不会去感同身受民族苦难和人间疾苦。

他们只爱自己,只爱自己家族。

只要自己能够荣华富贵,自己家族能传嗣千秋百世,江山社稷算什么?神州陆沉算什么吗?改朝换代又算什么?”

朱翊钧的语气变得日渐严厉。

“国朝初立,太祖皇帝遍邀江南名士大儒,参与驱逐鞑虏、光复中国之神圣使命,而后又邀请他们参与建设大明,恢复民生大计。

这些名士大儒大部分傲然拒绝,还写诗撰文追忆前元朝廷恩德,以明心志。

什么‘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亦。’

甚至到现在,还有人在私印的小册子里暗戳戳地说,前元取民最轻!

暴元有什么恩德好追忆的?

《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南人,只需杖刑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反之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

至元三年1337年四月,前元颁布朝令,禁汉人、南人不得持寸铁

种种法规章程,暴元把汉人和南人视为猪狗,偏偏这些江南名士大儒还要追忆歌颂前朝恩德,不愿出山为大明和社稷出力,为何?”

众臣面面相觑。

他们只是知道有这些事,还真没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前元在中原和江南实行包税制,蒙古人规定每年某地征收多少赋税,然后把该地赋税包给中原地方豪强,以及江南世家。

足额缴纳后,豪强和世家向百姓再征收多少,蒙古人不管了。

于是这些豪强世家,横征暴敛,肆无忌惮。

他们荣华富贵,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