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此话当真?”一名驿卒,惊喜问道。~看/书`屋?晓-税^王/ ·已~发?布_醉¢欣/璋`节`
杨之明点点头:“当然当真,尔等正式投降以后,本将军还要代替陛下,为各位兄弟发恩田田契呢。”
“每人十亩恩田,尔等不会嫌少吧?”
听闻至此,一众跪地惊慌的驿卒,更加惊异不已!
特么的,投降还有十亩田,仿佛做梦一般。这说出去,谁会信呢?
不过,一众俘虏,还是赶紧脱下身上的甲胄,能不能得田契无所谓,先把小命保住要紧。
可是,他们刚刚脱下甲胄,杨之明就立马递上田契,毫不含糊,干脆利落,没有犹豫。
一众俘虏,又都傻眼了。
杨之明继续道:“这些恩田,每人一份,是大明皇帝给众兄弟们准备下的。”
“既然你们投降了,本将军就把陛下的这项政策给落实了。”
“陛下说了,等打完仗,陛下就把关中四王的田,都分给众兄弟。立功越多,恩田越多。每功十亩,上不封顶。”
“尔等若是真心归降,那就拿着这田契,找个地方,好好藏起来,不要帮闯贼打仗。”
“就等着大明皇帝的大军,灭了李自成,再拿着这田契出来,安安心心过有田、有房、有婆姨的好日子吧。,墈.书¢屋¨晓+说′王~ ¨追^嶵-辛¢漳!洁-”
一众俘虏听得热血沸腾,若是手里没有这盖着大红官印的田契,谁都会觉得,杨之明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将军,你们真去打潼关?”
一个精瘦的俘虏,突然问。
杨之明点点头:“当然,攻下潼关,放关外大明几十万大军进来。早日灭了李自成,早日让关中百姓和一众兄弟过上好日子。”
“将军,我是华阴县山里人,哪些地方,小的熟悉,小的愿为将军带路。”
“真的?”杨之明大喜,一把拉起精瘦俘虏:“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将军,小的叫山丙。”
“小的当兵,就是为了有口吃的。”
“将军给小的田契,小的给娘,娘一定高兴坏了。”
杨之明兴奋道:“山甲,你若立功,还有更多田契,你娘会更高兴。”
“将军,小的有个军情,要告诉将军!”另一个跪地的黝黑俘虏,急忙凑过来。
“什么军情?”
“将军,明日一早,将有五千石粮草,要经过咱驿站,运往潼关。·k+u!a.i·k·a.n!x!s¢w?.¨c,o·m¢”
“真的?”杨之明大惊!
“一早,驿长就跟小的交待了,要准备明天两千人的饭食。”
杨之明大喜,一把拉起跪地的俘虏:“兄弟,你立功了!”
说完,又给递出去一张田契。
这跟不要钱似的田契,把一众俘虏,又给震惊了。
跟着明军干,是真给啊!
一众俘虏,都争先恐后,誓言要跟着杨将军干。
很快,急吼吼搬出做好的饭食,分给明军。
又在明军监督下,急忙搬出驿站内的米、面、肉、油,全部变成伙夫,抢着给衣食父母一般、救命恩人一般的明军做吃食。
吃饱喝足,杨之明派一众亲兵,换上俘虏脱下的甲胄,在驿站内外巡视、站岗。
又命秦佐明、冉奇镳率一众将士,迅速打扫战场,将被砍死的贼军,挖个坑给埋了。
除了驿站内的亲兵,其他将士,迅速掩蔽到驿站后的树林里,誓必要一口把那五千石粮草和两千贼军,给统统吃掉。
当夜,所有投降驿卒,统一看管,严防泄密。
第二日一大早,果然浩浩荡荡开来一队辎重兵,径直朝新丰驿开来。
杨之明早将命人煮好几大桶稀粥,一众辎重兵,骂骂咧咧走进驿站,每人打一碗稀粥就开喝,就像回到自家里。
谁也没发现,驿站里的人,早已不是原先熟悉的驿卒。
“狗日的,这粥,咋那么咸呢?”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领头将军杨萧,喝了几口,感觉味道怪怪的,立即大骂起来。
众人听到骂声,这才猛然回味过来。
一看,杨之明和一众驿卒,正对着他们笑。
杨萧猛然发觉,今天驿站的驿卒,都是些生面孔,也没有先前那帮对自己点头哈腰、恭恭敬敬。
“狗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