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想不富甲天下,都难呐!”辞职还家的、原大明吏部主事严锡命,也感叹不已。
......
看一众文臣武将惊叹不已,汪兆龄微笑着,转头看向老丈人张献忠,再次上前,拱手施礼。
突然,双膝跪下,声音洪亮地大声劝进:
“大王,今日成都已下,川蜀之地、天府之国、府库钱粮、良田沃土、帝王之资,尽归我大西。此乃天意所归,亦属民心所向。”
“想我大王,自起兵以来,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天下豪杰无不俯首以待大王,天下百姓无不翘首以盼明主。”
“昔日,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终成帝业;明太祖朱元璋,亦从布衣而至九五之尊。大王之英明神武,岂在二人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川蜀已定,四方豪杰纷纷来投,正是大王登基称帝、定鼎天下之时。若再迟疑,恐生变数,反为不美。”
汪兆龄突然跪行一步,声音愈发激昂:“大王,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逆。今日承运殿上,群臣齐聚,皆愿大王早正大位,以安天下之心。”
“臣等,愿效犬马之劳,辅佐大王,开创万世之基业!请大王顺应天意,登基称帝,以定乾坤!”
言罢,汪兆龄重重磕响三个响头。
汪兆龄此言一出,一众文臣武将立马醒悟:只有张献忠进大位、登基称帝,他们这些个从龙之臣、护龙之将,才能有大官做啊。
紧接着,殿内群臣亦,纷纷跪伏,齐声高呼:“请大王登基,以安天下!”
劝进之声,声震殿宇,久久不息!
张献忠大喜,却故意摆摆手、摇摇头:
“诸位爱卿,今日之言,吾心甚感。然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吾岂敢妄自尊大,称帝自居?”
“吾本一介草民,才疏学浅,德薄智浅。因天下大乱,不得已而起兵,志在除暴安良,非为私欲。今虽略有小成,然四方未平,民生凋敝,吾若此时称帝,岂非有违初心?”
“望诸位体察吾心,共图大业,待天下大定,再议此事不迟。”
“啊......”
一众文臣武将,顿时大惊!
若张献忠不进皇帝大位,那么,他的王侯大位、丞相大位、尚书大位、侯爵、伯爵、大将军、大司马......如何当得?
劝进,是为了表忠心,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喜欢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