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做的好一个父母官呐。”
孙孝准瞬间,冷汗沁满额头。
……
县衙外。
“唏律律……”
两匹马猝然停下,谢教头勒住缰绳,远远望着被骑兵牢牢封锁的县衙,神色古怪。
他一路尾随至此,本想寻机会,找知府单独禀告,却不想,一口气跟到县衙。
“师父,怎么来县衙了?啊,是那些人的马车!”
少年小五突然抬手一指,那远处停在衙门外的两辆马车。
“小声点!”
谢教头一把捂住他的嘴,表情凝重,心乱如麻。
自家举人老爷,和那对外地的男女,就在县衙中。
前脚被抓,后脚钦差抵达……莫非,那两人真是什么嫌犯?引来官府追击?
“我等在这,你立即回庄子,将这边情况说下。”
谢教头忽然对他道:
“以免咱们迟迟不归,家里人担心。”
“哦……”少年有些不愿,但还是调转驽马,哒哒地往宋家庄方向跑去了。
然而走了没一会,小五又跑了回来,表情躁动:
“谢师父,不好了,镇子外头又来了一队骑马的,都穿着和知府一样颜色的袍子,好像是大官,朝这边来了!”
四品以上的大员……
谢教头脑海中,浮现出布政使与按察使,两位执掌整个临封的大人物,心头巨震。
突然推翻了方才的猜测。
若只是贼人,岂会惊动的这么多大人物赶来?
“莫非,是什么贵人不成?能让二品大员都亲自来见的贵人?”
……
……
太仓县衙!
后衙,另外一座平素给县令居住的庭院内,赵都安与孙孝准一前一后,踏入了这处小院。
郡主等人,皆去了县衙前头的二堂歇息。
将这边单独留给他们交谈。
与方才那座闲置,作为临时“拘留所”存在的破落院子不同,眼下这一座要规整了许多,但仍旧简朴。
只是格外干净。
后头是县令日常起居的私宅,这大院子,占地倒是格外不小。
角落盖了一小座遮阳的凉亭。
院中间有一圈低矮的小篱笆,里头栽满了成片的灿烂秋菊。
一眼望去,几乎占据了半个院子,抬起头时,站在院中,可以清楚地眺望远处红遍的群山。
景色极好。
此外,院中还养了两只格外肥硕的大白鹅。
这会看到生人进来,拍动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
但给赵都安目光一扫,便胆怯地逃到了角落的一棵树下。
“哗哗——”
冷素的秋风起,吹的满院的秋菊整齐摇曳,赵都安感受着拂面的凉风,负手赞道:
“好一派自然风光,出京时,本官还想着离开了繁华的京师,来这一座大矿坑,大抵没什么好看的,却不想,来了太仓一日,便瞧见了诸多以往从未见过的精彩风景。”
你最好说的是字面意义上的“风景”……
旁边。
气质精干,以做事雷厉风行著称,因生的黑且瘦,外表比实际年龄更老些的孙知府心中想着。
走路时,落后钦差半步。
二人品级上,都为四品。
但出京的钦差,位格与巡抚相似,布政使来了都要客气万分。
他一区区知府,更没脾气,当即道:
“下官前年调任来这前,也如大人一般想法。
不过,以前呆的地方更苦,倒也就不在乎,来了后,才知道几百年前,这里的风景,远比如今更佳。
倒是这矿坑越来越大,炸塌的多了,才令风景大不如以往。”
“那倒是一桩憾事了,”赵都安啧啧称奇,转而扭头,瞥了太仓知府一眼,说道:
“不过,风景虽好,却填不满百姓的肚子,开矿利国利民,本官来时,一路见本地百姓还算富庶,如那宋家庄,听郡主说,放在淮水都是好的。”
孙孝准摸不准他的想法,只好稳妥着说:
“赵大人所言极是,太仓银矿每年非但为朝廷纳银,官府雇佣百姓挖矿的工钱,也比农桑强了太多,久而久之,自然要比他处富裕些。”
顿了顿。
孙孝准瞥了年轻俊朗的钦差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