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不好骂人,于是林宇轩礼貌地回复:“下葬那天我带孩子回去,其余时间抽不开身,希望你们都节哀顺变,好好准备后事。”
之后,无论陈俊怎么说,林宇轩都懒得再回复,电话也直接挂断。不一会,次卧响起手机铃声。林宇轩一阵懊恼,怪自己大意,忘记他还能联系女儿。如果是丫头开口要她回去帮忙操劳,林宇轩心想,自己应该舍不得拒绝。
二
父女俩的这通电话,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林宇轩起初还扒拉在门板上偷听,没一会就懒得站着,改去厨房包饺子。反正,如果是闺女让她去干活,她就去;闺女不让她去,她就不去,回头在葬礼上露个面。
许久过去了,林宇轩静静地坐在厨房内,耳朵专注地聆听着屋外传来的细微声响。确认周围一片安静后,她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灶台前准备煮饺子。随着炉灶被点燃,蓝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逐渐沸腾起来,白色的水雾开始弥漫整个厨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林宇轩身后。原来是她那可爱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进了厨房,只见女儿轻轻一跳,双手搂住妈妈的腰,然后把下巴稳稳地搁在了林宇轩的肩膀上。接着,女儿像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开始诉说起来:“妈,我今天跟爸爸讲了,您早就和他离婚啦,根本不再是他们家的儿媳妇,自然也没有义务再去帮他家做那些杂七杂八的活儿。您能答应出席爷爷的葬礼,这已经算是相当给他们面子了呢!我想好了,等到葬礼举行的时候,我会提前一两天过去帮忙搭把手、尽一份孝心。反正啊,谁也不敢多说半句闲话的。哼,他们自己都说过,孙女算不得重要人物,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
林宇轩一颗心安定下来,又莫名感到酸楚。为女儿,也为自己。她手脚麻利任劳任怨,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想方设法使唤她,只有闺女,这块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心疼她的苦与累,总是拦在她前头。而这样好的孩子,只因为是女孩,就不被家里的那群长辈重视疼爱,哪怕她懂事孝顺学习好。
一个天性心软的好孩子,在得知亲生奶奶的死讯后无动于衷,可见以前受了多少委屈才心寒至此。也许是感受到母亲的难过,丫头赶紧用好笑的语气说起父亲在电话里的抱怨。
当那对夫妻最终走向离婚这条路的时候,他们的女儿——那个被唤作丫头的女孩,已然年满十八周岁了。按照法律规定,从表面上来看,男方似乎无需再向女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
彼时,丫头正在读高三,学业繁重、压力巨大。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她不得不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而这些补习班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不用说,如果丫头顺利考上大学后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了。这一系列的开销加起来,无疑构成了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可是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父亲的陈俊却表现出了令人心寒的态度。由于丫头选择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他便觉得自己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心安理得地不再过问有关女儿的任何事情,甚至连一分钱都没有再出过。仿佛这个曾经与他有着深厚血缘关系的女儿从此就与他毫无瓜葛一般。
按照他后来的解释,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生气母女俩坚持要离婚抛弃他,并不是真地不想管女儿。他想着她们钱不够花,就会回头找他了。谁知道,母女俩那样硬气,一次都没找他伸过手。等他想用钱缓和关系时,孩子已经自力更生。
由于长时间没有保持联络,原本就普普通通、平淡如水的父女之情更是变得疏远淡漠起来。不仅如此,周围那些亲近之人还不停地在旁边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这使得陈俊对自己这个女儿的记忆越发模糊不清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仿佛她从未在他的生命里出现过一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突然离世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混乱和悲伤之中。兄妹三人为了处理母亲的丧事以及遗产分配等问题,开始频繁地交流与争吵。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激烈的争执当中,另外两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伴侣和孩子作为坚实的后盾,能够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唯独陈俊形单影只,只有他那一张嘴孤军奋战,面对其他两人连珠炮似的责骂和攻击,完全无法抵挡,只能节节败退。很快,他便成了众人矛头所指的对象,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指责。
他委屈极了。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他连婚都离了。近一年来,他没睡过一个好觉,往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