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少交一些年的费,才会制定三年期,怎么能说不顾百姓。”马周出言反驳。
“哼,那三年过后呢?大唐以后就修这两条路么?”李慎冷哼。“纪王不是说还要继续再修么?”岑文本回道。“哈哈哈哈,你在跟本王说鬼神故事么?本王修条路赔了一大笔钱,本王三年后还修路?本王又不是得了脑疾?”李慎觉得他们是不是有些智商有问题,还是说他们占便宜觉得理所当然。“作为亲王难道为大唐做一些事不是应该的么?”马周说道。“本王的钱是国库给的么?本王的钱是你们给的么?告诉你们本王的钱是凭本事赚的,你们都是朝廷重臣,为何不把家产都捐献出来为国效力呢。只要你们敢捐,本王两倍,不,五倍捐之。如何啊各位?”马周的话把李慎气的够呛,自己有钱有罪么?看到众人不说话,李慎继续说道:“我纪王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都是用正经的方法赚来的,没有一分黑心钱。而且本王为朝廷做的还少么,长安到忻州的水泥路,全程两千五百里,花了本王两百多万贯,不仅解决了河南道旱灾的问题,还富足了两旁的百姓。不要跟本王说什么仁义道德,本王为大唐做的比你们多多了。反正总之一句话。既然我们已经签订了契约,那就要按照契约办事,本王保证不会违反大唐律法,而且,本王的第二条路,就修长安到高句丽的路。唐尚书,你最好现在就准备好过路费吧。马匹一百文,大于马车的攻城车全程两百文。以后往高句丽运送物资,如果唐尚书不想拿过路费,那就请绕行,别到时候说本王没有通知你。”我预判会有人认为把马周他们想的有些降智了,但是往往现实就是如此,某使吾等商众取钱财做一事。商众拿之与某。做之,甚欢。次年,某继与吾等商众讨之,吾等问之,某曰:汝等钱财之大,无妨已。懂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