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李世民都没有说话,他在想李慎的目的何在,如果单纯的就是不愿意出钱,或者是没有钱的话,
李慎会直接找自己说,而不是趁着大家都在的时候说。他这个儿子做事一定有原因在,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看到众人被李慎问的哑口无言,李世民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纪王,那你想要如何?”“陛下,建造学院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朝堂上的大臣为了一己私欲,都不希望大唐百姓读书,臣在想,今天所有的事情臣都做了,那明年呢?这才四个道而已,还有其他道呢,难道朝廷要让我纪王府出钱为大唐所有的州县修书院么?或者说,明年我们纪王府不出钱,那朝廷就不在修建书院了。各位,本王说的对不对?”李慎一声怒喝的质问道。这就是李慎最生气的地方,这群人成天满嘴仁义道德,天天说自己为国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书院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选择性回避。这群人里,大部分人不是世家,也是跟世家有关系,如房玄龄的正妻,唐俭的正妻,杨师道,岑文本,高士廉等,长孙也是世家士族。李世民坐在上面终于明白李慎的意思了,今天李慎来就是想要把朝廷撕开一个口子。让朝廷为了学院出钱,那其他道的百姓就会认为朝廷也会在他们那修建学院。到时候,如果朝廷不修,那就会引起不小的影响。李慎这是想要把朝廷架在那里。“房相,你认为朝廷应不应该出这份钱?”李世民环顾一周然后对着房玄龄问道。“回陛下,按照道理来讲,朝廷确实应该出这份钱。”房玄龄回复。“长孙仆射,认为呢?”“臣赞同房相所言,朝廷确实应该出一些力。”长孙无忌点头道。“臣附议”“臣附议”“臣也附议”李世民眼光所到之处,都会带来一声附议。“嗯,那很好,纪王,你可知后续需要多少钱财?”李慎想了想。“回陛下,按照估算市价在一百万左右,不过臣可以按照成本价格提供书籍。并且安排人送达。也就三十万贯。剩下的就是教谕,朝廷应该有所安排,后续就是一些修缮和教谕的俸禄。还有伙食费用。这些每年都不需要多少钱的。”李慎算的很仔细。“才三十万贯?”“三十万贯就够?”这次轮到李世民和大臣们惊讶了,李慎在朝堂上舌战群雄,争的面红耳赤,就差没骂这些大臣了,最后就只用国库三十万贯。此刻的唐俭都悔恨的想要抽自己两巴掌,若是早知道就三十万贯,何必被这位爷指着鼻子骂,就三十万贯你早说啊。他还以为得百万贯以上呢。其实按照正常来说,确实需要百万贯以上,只不过他们不知道李慎的印刷术的成本低而已。如今他们印刷厂库房里都是学院用书, 从启蒙,到小学,再到大学的所有书籍都有。“启禀陛下,若是只有三十万贯的话,国库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唐俭躬身说道。“那好,那就给纪王府四十万贯,由纪王府负责印刷书籍。教谕也要在建好之前挑选好,还有学生的吃宿问题也由朝廷负责”最后李世民大手一挥盖棺定论。而李慎也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模样,不再是公事公办样子。“阿耶,其实儿有一个提议,儿觉得如果全国的学院多起来后,应该独立建设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和拨款。”李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育部,负责管理全国学校的。“单独建立一个部门?”李世民疑惑。现在的学校都是国子监在管理。“是啊,国子监虽然管理学院,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学院。现在因为学院还不多,他们才能够管理过来,可是将来全天下的学院他们如何管理。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招生,科举等。还有学校修缮的问题。”“纪王殿下,你这般说就是在说我国子监无法胜任喽?”说话的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李慎这般说,明显是要削弱国子监的权利啊。“孔师莫急,本王只是说独立出来一个部门,孔师作为祭酒,也可以担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而国子监就作为专门的学院独立出去。”孔家的影响力太大了,李慎也惹不起。“这个以后再谈,你若是没有事情,就先回去吧,朕还有事情要与诸位爱卿商谈。”独立一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