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意识到塞北危险,应早早与你离去……
听赵九这样一问,守元帝微微一怔,继而苦笑:“这个,还真不是。”
赵九:“…………”
“我安排的那个,是后天才出手……”
————
越青城办事效率很高,第二日,便抓住了那批刺客。
一番严刑拷打,刺客中终于有一人招供,是契丹王派他来的,目标是……大吴皇帝。
唔……
赵九无语看向守元帝——
你那一箭,也不算是替我挡的嘛……
守元帝只低眉沉思,半饷,才说:“依我看来……不是契丹王使来的。”
在场的越青城闻言略一思忖,回答:“皇上的意思是……有人故意栽赃于契丹王?”
守元帝颔首。
赵九想想,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契丹王性子毒辣,若是他派来的刺客,定是一击得手之后即刻自尽的,不可能会让我们将人抓住。”
越青城点点头,接而说下去:“就算让我们抓住了,也不可能轻易就将自己的主子供出来。”
守元帝一笑,说:“那那主使之人,你们心中可有人选。”
越青城又一思忖,答:“臣心中已认定一人。”
赵九也跟着说到:“我也想到一个人。”
守元帝叫秋月拿来笔墨,分给他二人:“不若我们将自己心中所想之人写下,再做比对?”
“好。”
赵九与越青城异口同声地回答。
三人各自拿了笔墨,在手心写了个名字。
在守元帝示意下,三只拳头同时展开——
赵九与越青城手中写的是“图卢木”。
而守元帝手上,写的是——
“帖乌”。
————
契丹王族人丁兴旺,光先王御封的王爷,便有三十八位。
这些王爷或从文或从武,无一不身负要职。
而其中,最位高权重的,是契丹王的胞弟,掌管军机大权的图卢木郡王。
说完契丹王的兄弟,再说说契丹王的子嗣。
契丹王全然继承了其父的风流,生了四十五个儿子,十三个女儿。
其中,原配夫人所生的三皇子帖乌,御封为太子。
————
赵九将自己的手掌合上,不解问说到:“这契丹王已经六十几岁,太子再熬个几年就能登基了,何必要铤而走险,派人暗杀大吴皇帝?”
然后,再栽赃自己的父亲?
大吴与契丹不和,对于他,只有弊无力。
越青城思索一番,说:“我们定然不会信那杀手招供之人……所以,他要栽赃的,是我们最会怀疑之人。干戈玉帛我大吴定会偏向于谈和……契丹定然也是如此偏向。所以,他是要让契丹王交出那被怀疑之人,再借大吴之手,拔去心中最大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