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烦心事更多。
遇到双选一的局面,我哪怕是嗓子眼冒火了,也只能按耐住想要喝水的渴望,违心道:“我不渴。”
“看天气要下雨了,回家。”
米娜得意的对王琳扬了扬脖子,鹅颈般光洁的脖子,让她显得更傲气了。王琳只是抿了抿嘴,并没有多说什么,淡然的笑了笑。
脾气火爆的米娜,遇到王琳这样的绕指柔,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相比王琳,米娜和我交谈的话题很多。不像是王琳,只有一个女儿可以说,其他的我避而不谈,也不会给她任何机会:“人没来?”
“临时有接待任务,没抽出时间。”
我随口一说,如果动用关系和人情,不是没有一点办法。只不过,我认为不值得:“算了,杜珉的计划继续执行,就按照他的打算做吧。开发区是进不去了,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在哪儿办厂都一样。”
能一样吗?
就一个政府背书,正厅级的开发区,能和正科级的乡镇的支持力度相提并论?
前者审批、通行、贷款、免税等等待遇都是顶尖的。
可后者?
破事一件比一件多,但是急着要办的事,一件也办不了。
站在车前,我忍不住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倦怠。我是个安全感不足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世自己生活在处处危机的状况下,且无力改变。
几次碰壁之后,我的内心也产生了些许的变化。
有钱又如何?
自古就有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之说,民不和官斗之类的谚语。
如今的状况好一些,但商人在官员面前总是天然的弱势。
除非另外一种情况,企业的体量足够大,企业的知名度足够高,企业的实力足够强,都要达到国民级的规模,才能做到处处笑脸相迎的程度。这三种情况,大部分是相辅相成的状况。
当然,最有保障的是第一种。
只要体量够大,哪怕是食草动物也能碾压食肉动物。我心中对发展实体企业的想法就越来越大。
不是说金融和互联网不能产生足够的体量和规模,只是实体对于地方来说,更加具有话语权。
试想,一个企业拥有十万工人和拥有百亿净资产,前者往往在地方上更吃得开,也更安全。
只要体量够大,地方上就会求着企业落户,银行也会上赶着给企业贷款,各种关系也会顺畅。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就有种莫名的紧迫感。
我略带疲惫的靠在座椅上,闭上眼无力道:“算了,这事就不琢磨了。本来不过是想试一试而已,失败了也不担心。对了,明天我要去一趟香江。”
“怎么老是去香江?”
公司的船务在香江结算,但是这生意我虽然过问,可一年也去不了一两次。
我这个月可是第二次要去香江了。
引起米娜的老大不满。
为什么王琳来了羊城之后,明明带女儿也有人,还有辛月这个尽心尽责的家庭教师,可我却在羊城不怎么落脚了。
当然,我也不能告诉米娜去香江的目的,不过也不是不能说:
“在香江设立投资公司和总公司,然后控股国内的公司,形成交叉控股。这事我要在去京城之前得办完,还得将收尾办干净了?”
米娜很无奈,她在陈峰手把手下学会了管理和贸易业务,但是对投资公司之类的,绝对是她的知识盲区。
女人的第六感,告诉她不对劲,米娜眯着那对桃花眼,想要看穿我的内心的迷离:
“老陈,你不会想要跑吧?”
“我跑哪儿去?”
“香江,美丽国,欧罗巴,多了去了。”米娜哼了一声,随即小看人的鄙夷道:“可你那点钱,也就在国内还有人把你当回事,去了国外,谁还把你当个人物看?”
“行行行,你说的都对。我就是去腐败去了,找了个香江情人,气死你!”我被气地不行,故意将真相说了出来。
可没人信啊!
米娜瞥了我一眼,傲娇道:“德行。”
就连王琳表面上也没把这话当回事。
车内唯一知道真相的黑子根本就不敢开口。他跟着我的每一天,都是颠覆三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