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希利转过头看向罗保:“那年港岛发生了什么?”
十年前,他还在伦敦当议员,目光与视角都集中在本地的发展。\7^0\0′t?x,t/.`c/o?m′那几年,各项资产收归国有,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对经济的掌控力,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条件。但在国际竞争上却越发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与德国和日本等战后快速崛起的经济体相比,生产效率明显偏低。港岛作为英国殖民地,必然会有所影响,但影响有那么大吗?他记得麦理浩此时已经在港岛执政了啊!罗保回忆往昔,嘴角泛起苦涩,“正如这个主持人所说的那样,惨痛二字足以概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股市金融的无序与混乱。”希利并不太理解,于是再次将目光重新看向电视屏幕。主持人的声音适时响起。【但在论及当下股市之时,不妨先回顾那个惨烈的时代】【1972年2月,中美关系破冰,这一重大地缘政治变化,使得港岛作为中国与世界(尤其是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桥梁和金融中转站的价值陡然提升,国际资本的目光迅速聚焦于此】【同年,英国政府宣布英镑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长期依赖英镑区投资的英国资本,急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稳定且具有增长潜力的替代投资地】【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且刚确立国际贸易通道枢纽地位的港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际游资的天堂】【天时地利加持下,1972年成为港岛股市腾飞的元年】背景音下,当年的新闻录像以快剪的方式,再次唤醒了所有人的记忆。?c¨h`a_n~g′k′s¢.+c~o/m_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着屏幕中的画面,眼中或有追忆,或有感叹,不一而足。主持人的声音也随之高亢。【从1月到7月,短短半年间,港岛恒升指数便一路高歌猛进,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暴涨44%。市场成交量更是呈爆炸性增长,日成交额从年初的4460万港元骤升至2.6亿港元,增幅近6倍!】【银行体系亦为这场盛宴推波助澜。前所未有的宽松信贷环境下,许多人通过非正规渠道(如虚假贸易、抵押品注水等)获得银行贷款,再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股市这个巨大的投机赌场。【全民杠杆炒股的时代大幕已然拉开。】【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敏锐的商业枭雄自然不会缺席】【1972年7月,当时已颇具名气的商人李家城,审时度势地将长江地产改组为“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并在11月1日成功挂牌上市】【市场反应狂热得超乎想象:长实股票认购倍数超过了65倍!】【上市首日,股价便从发行价3港元,直接翻倍冲上6港元以上,书写了香江财富神话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无疑为已经烈火烹油的股市又添了一把干柴】背景画面再次出现,李家城的影像出现在港岛证券交易所敲钟的画面,以及一张张当时的新闻报纸快速堆叠,这些报纸的主角,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李家城。!x^d+d/s_h.u¨.`c+o~m,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坐在电视机前的李家城,看着电视中意气风发的自已,竟有些恍惚了。那一年,或者说过去十年,他都是港岛毫无争议的商业巨子。从长江实业上市开始,到蛇吞鲸吃下和记黄埔结束。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所有人都以为,他将会再进一步,成为华资崛起的标志,成为港岛的领军人物。而这一切,在去年戛然而止。【进入1973年,投机之火燃烧到极致,全民炒股已成常态】主持人冷峻的声音,仿佛没有一丝感情将他再次拉回到了现实。【主妇、白领、教师、公务员、小商人……各阶层人士纷纷投身股市,街头巷尾谈论的皆是指数与点位】【银行信贷持续扩张,不断为这场狂欢创造着虚假的繁荣现金流水】 【在乐观情绪的顶峰,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登上了当时难以想象的历史高位——1774点。自1969年150点起步,短短四年间涨幅超过11倍!】李家城、鲍玉港、李钊基、郑宇通,等一众港岛当年事件的亲历者,无不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屏幕。主持人声音不再出现。画面中只出现了一行大字:【烈火烹油之下,巨大的风险已在悄然累积】从来没有人以这种方式回顾过去十年,普通人可能只是当那几年刻骨铭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而袁天帆的这篇文章,配之以亚视策划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