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要说:
☆、先生
柳意之带着红香和玲珑两个就往会客厅去。一路上丫鬟见了柳意之都自发地给她见礼,半点子闲话都不敢说的。
在她三岁那年,她的生身母亲孟夫人因生柳玦难产而亡。那时府里的人都猜说,这个原本就太过沉静不会撒娇的嫡长女不晓得能不能长得大。也是她自家的造化,柳明源三年后,也就是柳意之六岁那年娶了刘夫人做续弦儿。
如今一年过去,刘夫人对柳意之视如己出,从来不对她大声说话儿。在吃穿用度上,更是处处为她着想。故而即便她父亲对孩子们皆不大上心、她又没有亲娘在世,旁人也不敢有半点慢待于她。
刘夫人和柳意之两个熟惯了些个之后,便和她道:“好孩子,我晓得你是个聪慧的,什么学问道理到了你这里都是极便宜的。只是有一点须要记住。木独秀于林,风必摧之。万事皆不可出头,只求无功无过便可。即便你有才华,也万万不可显山露水。世家名门嫁女儿,皆是为了家族盘算的,半点子不由人。若是将来独你办事最妥贴为人最有才艺,将来必定就是进宫这条路子。那宫里的墙都用染了人血的砖砌成的,每一根椽子上边儿都不晓得吊死过几十条人命,就连里头的人喝的井水都是泡过死尸的。”
故而,柳家人为甚要请显达之士来为府中孩子授业解惑?为的就是要将柳家人都教成会与人相与、会审时度势有手段的人。
男人要靠学问装门面充里子,要手段和官场上那些个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每回官家殡天立新帝的时候官场都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全族人的兴衰荣辱就看站队正确与否。
女人非但要和家里的主母习学管家管铺子的本事,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学问和手段都要拿得出手。更别提什么德容妇工。倒是有一点好,柳家没有那女儿家必定要会针线活儿的规矩。不过是请外头有名的针线娘子随便教教,过得去便行。柳家的女儿这个教法,为的也是叫她们出息好进宫争宠,或者嫁进了夫家能站稳脚跟,有个甚么事能和娘家通风报信好一个鼻孔出气。
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儿,著名的书香门第柳家才能历经数朝传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