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用再次打了几个手势,大队迅速分开,
一个中队看守俘虏,其他中队以小队为单位进入小巷、胡同,
如果有乱兵、地痞祸害百姓的,立即杀死。
虎贲军展示了极高的战斗力、纪律性、配合性,
他们在执行任务中,几乎很少喊叫,手势一打,所有人都能明白意思,快速行动。
丽阳城迅速恢复平静!
半个时辰后,丽阳城彻底恢复正常,只是多了不少哭声,那是受到兵祸的人家在哭泣。
又过了一会,宇文功、楚绍带着一个旅的兵力进到城内,
迅速分守四门,竖起昌兴国军旗,老百姓明白了,丽阳城变天了。
楚绍飞奔到太守衙门,之前的衙役见他回来,纷纷上前行礼问询。
楚绍大喊一声:“打开府衙大门,正常升堂,有申怨者,立即叫进来”
因太守府没有受到影响,衙役们都在,老爷要升堂,自然都来应卯。
事实上,此时已经傍晚,太守府衙大门一开,老百姓的心理很快安定下来。
只是现在丽阳城很奇葩,城门守兵、城内巡逻队都是昌兴国的兵,
但太守是大安朝的官,衙门捕快们是大安朝的捕快,其他官员也是大安朝的官员,
他们发号施令依然管用!
老百姓不管这些,能正常生活就可以。
太守府衙,所有官员、衙役都在,
兵曹董得水伤势不重,裹着绑带一类,坚守岗位,并没有回家休息。
楚绍郑重地写出一道公函,要求宇文功派兵协助清理街道上死亡士兵的尸体、遗弃的兵器等。
董得水主动请缨去送公函,只是他将信将疑,不知道大安朝太守府的官印对昌兴国军队是否有效。
但没有多问,立即骑马去了军营,当面送给宇文功。
宇文功认真看完,态度和蔼,
“董大人,本将调派一千兵由你安排”
董得水谦虚地说:“宇文将军言重了,卑职不敢当,当做好带路事”
宇文功也懒得扣字眼,大喊一声:
“杜知方,派一团兵上街,不准带兵器,听从董大人指挥。”
“末将遵令”
不一会,城内多条街道上,
一队队穿着昌兴国军服的士兵有的拉着平板车,有的抬尸体、有的手持扫帚和水桶忙碌地穿梭着。
他们身后跟着一群衙役和街坊基层小吏,这些人同样手持工具,神情专注。
街道上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气息,士兵们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扫帚,将地上的垃圾一一扫到街边。
同时,另一群士兵则用木桶从附近的水井中打水,
仔细地冲洗着地面上的血迹,力求让街道恢复原本的洁净。
士兵们认真干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些市民也主动拿出各种工具加入到清扫大军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的尸体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湿漉漉的地面。
在士兵们、衙役们、市民们的共同努力下,
街道上的血迹、尸体以及废弃的兵器等杂物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原本混乱不堪的街道终于恢复了平静与整洁。
不一会,景和帝、巴桑等人回到城内,他们在路上就得到报告,知道城里发生的一切。
进到城内,巴桑看到焚烧的房屋、哭泣的老百姓,
心如刀绞,强忍住怒火,问沈克用,那个钱路去哪了。
沈克用老老实实说,钱路已经跑了,
经过了解,他和孙术、孙淮等人逃出城,是向谷县方向跑了。
估计是去投靠庆王。
巴桑没有说话,先安顿景和帝、燕贵妃要紧。
楚绍提出请皇上、娘娘住太守府。
巴桑想了下,孙术逃跑,他的府邸是空的,本来就是官府的房子,就让皇上和娘娘住那里。
景和帝没有意见,孙术是通守兼盐运使,府邸条件不差。
当场决定,原来的通守府暂定为皇上的行宫,盐运使衙门暂时就定为关石的大帅府。
其实,盐运使衙门和府邸是连在一起的,和楚守的太守府布局相同,都是前衙后府。
巴桑考虑到刚刚进城,担心父母安全,也住在通守府前院。
仍然命令姚光杰中队负责保护皇上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