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824章 银行危机

第824章 银行危机

该行的业务规模如滚雪球般迅速扩大。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恒.生银行暹罗分行果断抓住机遇,直接在多地开设支行,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除此之外,恒.生银行暹罗分行的负责人利国伟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果断决策能力。他深知要在一个新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

于是,利国伟对暹罗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展开了详尽的调查。他不仅研究了各种经济数据和行业报告,还亲自走访了许多企业和商业机构,与当地的企业家和商界人士进行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利国伟敏锐地察觉到了暹罗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这些企业虽然有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往往难以实现扩张和创新。

基于这一发现,利国伟果断决定将恒.生银行在香江的成功经营思路引入暹罗。他要求银行贷款的审核员摒弃传统的办公室审核方式,而是要主动走出去,深入到那些小工厂、小企业的现场进行实地走访。

审核员们需要亲自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企业老板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同时,利国伟还提出了简化贷款发放条件的措施。只要企业正常经营,老板为人诚信可靠,恒.生银行暹罗分行就愿意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推动企业的发展。

利国伟之所以敢于在暹罗推行恒.生银行在香江的发展办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暹罗国内从事商业活动、开设工厂的人大部分都是华人。

这一发现让利国伟意识到,恒.生银行在香江积累的经验和服务模式,很可能适用于暹罗的华人企业。他相信,通过与这些华人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恒.生银行暹罗分行能够在当地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并取得可观的业绩。

于是,恒·生银行暹罗分行凭借着一系列与暹罗国情完美契合的政策,犹如火箭般迅速崛起,稳稳地在暹罗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并迅速成为了暹罗国内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银行。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恒·生银行暹罗分行针对那些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外汇兑换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更为恒·生银行暹罗分行带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

如此一来,恒·生银行暹罗分行完全依靠自身的实力,就能够轻松地完成暹罗政府所提供的贷款任务,甚至还有大量的盈余。这意味着,恒·生银行总行再也无需向暹罗分行调集资金,以用于履行对暹罗政府的贷款支持义务。

相反,恒·生银行暹罗分行还能够从暹罗境内向香江总行调集资金。再加上娄炳成注入恒·生银行的资金,使得恒·生银行账户内可动用的资金如滚雪球一般,一下子突破了 15 亿!

拥有如此雄厚的资金储备后,何善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主动出击,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实现恒·生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香江的房地产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中小型楼宇按揭市场中脱颖而出。

拥有充足资金的恒.生银行果断地在1964年10月采取了一项开创性的举措——为中产阶级提供长达 7 年期的住宅楼宇按揭服务。

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当时市场上普遍最多为期 3 年的按揭做法,极大地缓解了中产阶级购买房屋时资金短缺的困境,让众多中产阶级能够提前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

不仅如此,随着二战后香江经济的迅猛崛起,香江股市也随之逐渐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目光。为了进一步扩大恒.生银行的影响力,何善衡深思熟虑后决定打造一个“属于香江的道琼斯指数”。

为此,1963年他和利国伟特意委托恒.生银行研究部主管关士光负责编制股票指数。受命筹备的关士光,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编制考量,向大学统计系教授、其他银行及香港统计署求助,最终基于33只成分股的市值进行计算。

因1964年7月31日当日的香港股市运行正常,成交值均匀,可以反映香江股市的基本情况,恒生银行内部把该日作为恒指基数日(即100点),将恒生指数作为银行内部测量股市走势的参考工具使用。

由于其后证实能够准确反映市场情况,恒.生银行最终于1969年11月2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