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的点——省农业厅暖棚种植实验基地。众人下车之后,还是一样的流程,握手寒暄、听取汇报。由于是在田间地头,这里临时搭建了男女两个厕所,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的“男女”二字油漆未干,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油漆味道。
魏昌全汇报道:“今年秋玉米的长势良好,秋玉米加上冬小麦,基本能够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特别是我们争取了农业厅的支持,试点推广了暖棚种植技术,暖棚里种植的蔬菜,能够在冬天走向餐桌。这样既能为城市供应蔬菜,也能为广大农民创造收益。”
说着一行人就走入了一个暖棚。暖棚的门上挂着一条破旧棉被,掀开之后是一道简易木门。众人进去后,唐瑞林立刻感觉到暖棚里比外面温度高了不少。太阳晒在暖棚上,温度至少比外面高了八九度。暖棚里挂着一个温湿度表,唐瑞林走过去看了看,又伸手触摸墙壁,感觉墙壁里都要渗出水来,那潮湿的触感让他的手指微微一颤。
唐瑞林打断魏昌全说道:“老人家在1988年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判断是多么的伟大啊。同志们!东原九县两区,哪个县没有去学习过寿光的暖棚技术啊?为什么单单只有咱们平安县推开搞了试点?并不是说这片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暖棚作物,而是我们平安县的干部,才是让暖棚技术生根发芽的最好‘土壤’。‘怎么样改革?靠什么开放?关键是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培养一批堪当重任的干部嘛。”
晓阳跟在身后,踮着脚探头看着唐瑞林作指示,心里暗道:原本以为这个唐瑞林只是个善于酒桌应酬的人,现在看来,唐瑞林也是出口成章,其理论水平和高度,确实颇有领导干部风范。不禁对唐瑞林多了几分敬佩,眼神中也是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唐瑞林又走上前去,蹲在地上,动作有些缓慢,毕竟他平时很少有这样的姿态。他伸手抚摸着长出的西红柿,那西红柿的表皮光滑而温暖,与旁边的老农交流起来。这个时候,电视台的摄像机也是换上了第三块备用电池,将镜头对准了市政府主持工作的副市长唐瑞林,摄像机的镜头闪烁着玻璃的光泽,仿佛在记录着这重要的时刻。
在暖棚视察完之后,唐瑞林从暖棚里走出来,身后还是一群人跟着。唐瑞林说道:“红旗同志、友福同志、昌全同志,你们的工作干得很好,无论是工业上还是在农业上,都走在了全市的前面。照这样下去,只要你们保持这种发展的势头,我看你们在两三年之内,超越曹河县、光明区也只是时间问题。回头我一定向钟书记啊做详细汇报。”说完,唐瑞林与众人握了握手。这个时候,中巴车也就开了过来。
郑红旗上前说道:“唐市长,现在马上都四点了,要不您再给我们县委做些指示,吃过饭再走?”
唐瑞林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十分温和,说道:“钟书记有要求,能不住宿就不住宿,能不吃饭就不吃饭。今天来,收获很大。已经打扰了大家,同志们,啊,不要送。”
与众人握手之后,唐瑞林上了中巴车。常云超走过来对郑红旗说:“红旗书记、孙县长,领导有要求,一律不准送,咱们就在这分别吧。”
郑红旗说道:“哎,我们还原本想着领导要去县委大院组织开会做指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汇报。秘书长,您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几个再去车上给领导做简要的工作汇报,就是不知道车上还有没有空位呀?”
17座的中巴车此时只坐了十个人,车上自然是有空位的。但这个时候,常云超自然是不敢做主,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就悄声说道:“红旗书记,那这样,您去问问唐市长。”
郑红旗给了孙友福、魏昌全两人一个眼神,那眼神中传递着一种默契。三个人就上了汽车,找空位坐下来之后,就向唐瑞林汇报起其他工作。汽车的门徐徐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看着中巴车缓缓启动,马叔看了看身边的人,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咱们,现在咋办?”
晓阳自然明白,两位领导这是给魏昌全机会,也知道唐瑞林是魏昌全的老领导。晓阳扯开袖子看了看手表,说道:“等他们先走,五分钟后我们出发跟上。”
马叔背着手,微微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神情,说道:“他们不会跟着去市里面吗?你看咱们这还有八九个人呢。”
晓阳笑笑说道:“马叔,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走吧。他们到县界的位置就会下车。”
张云飞也说道:“就是,马主任,咱们跟在后面,让领导看不见。等到红旗书记他们下车,咱们就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