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水平都还挺不错的,要不然也做不了批红之类的工作。
当然,魏忠贤除外,这个家伙是个文盲。
《朱楼》里的四大太监,从设定上讲都不是平凡之辈,和朝堂上的大臣们相比,这帮家伙或许在文学上的见识还不太够,但是搞斗争的能力和经验是一个比一个足,要不然我也不会在整部戏里加入好几处四大太监勾心斗角的情节了。”
刘施施听到周墨说起“四大太监勾心斗角”的情节,会心一笑。
这些情节的相关剧本她看过,又搞笑又残忍。晓税CMS 首发
众所周知,太监们由于生理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后代,又因为只能在皇宫里生活,所以就喜欢认一堆干儿子,干孙子,用以在皇宫里培养自己的势力和亲信。
周墨设计的“四大太监勾心斗角”的剧情,用一句话就可以解释:
“xx太监,你敢派人整我儿子,那我就敢派人整你儿子!”
四大太监背后是皇宫里四个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彼此之间不会轻易开战,就算是开战,也不会直接奔着本人,或是身边的大太监去。
所以,目标通常都是大太监身边的人。
这种整,小到见面给你几个嘴巴子,大到让你整个人直接消失在皇宫里某个干枯了好多年的深井里。
反正皇宫那么大,干枯的井那么多,不往里面扔点东西岂不是可惜。
“能在这种环境下成功活下来,并且登临一方的人,战斗力怎么可能不强悍?”
刘施施听完周墨的解释,暗自点点头。
“这么一看,戴总管还是厉害啊,三言两语就轻易化解了国子监生员们的攻势。”
周墨微微颔首,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也就这一次了,下一波攻势就不是他能够瓦解的了。”
下一波攻势?
刘施施看向周墨,后者这次并没有回答,而是恢复了电视剧的播放。
国子监的动静过去之后,朝堂上再次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节奏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没过几天,京城中冒出一则小道消息。
中原和齐鲁两地的旱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今天子失德。
天子德行有亏,所以老天降下惩罚,示意天子改正。
如今太子前往受灾区,不仅不好好赈灾,反而擅杀巡抚,更是对上天的大不敬,如若不及时改正,必将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自汉代儒家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后,“上天通过灾祸来警示皇帝德行不足”的言论,一直就是朝臣们规范、劝诫皇帝行为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天人感应”是把双刃剑,皇帝们凭借“天人感应”的学说增加了自己身份的神圣性,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钳制。皇帝看到相关的奏折后,再也不能以一种非常淡定的态度处理群臣们的奏折。
登基十来年,“德行”二字,一直都是他最不愿意接触到的话题。
原因在于,上一任帝位交接,太子本来不是他,是前太子和如今的太上皇战斗到两败俱伤,所以才让他捡了漏。
而他当初在登基前,为了避免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谣言,特意跟群臣说过“孤德行不足,若是未来做不到xxx…….那就说明我不配当这个皇帝”。
这番话,实际上就是个约定。
朝堂上不要搞这种“渔翁得利”的动静,我当皇帝也会给予你们足够地位和尊重。
如今多年过去,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稳,已经很少有朝臣会拿当初的约定说事,毕竟这种话就跟往皇帝伤口上撒盐差不多,每说一次就意味着得罪一次皇帝。
不过一旦出现,往往代表着朝臣们开始了对皇帝的反击,需要皇帝为此做出一些退让。
朝臣们如此表态,皇帝也确实做出了让步。
太子如今前往受灾区一个多月,除去路上的时间,在受灾区呆的时间也有一个月。
三十天来,受灾区的灾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流民的数量得到了安抚,屯粮抬价的商人们被充分控制,几股造反的势力也已经被剿灭,朝廷免税三年的旨意也已经下来了。
太子离去后,后续之人只要能够做到萧规曹随,就能让两片受灾区恢复往日的情况。
半个月后,太子回归京城,向朝廷递交了一应材料,包括巡抚本人的罪证,在赈灾中表现出彩的官员们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