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34章 德国人差点麻了

第34章 德国人差点麻了

认怂退却。

这种对抗模式,不仅仅让苏德战场即使进入1944年,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复。

连带的,本来应该有更多意义的敌后行动,或者小规模部队对抗,都演变成了极为直接与血腥的,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战斗烈度更大的东线,却没有大量出现,西线那些让人惊为天人的欺骗战术,或者是特种部队袭击重水工厂这种可以拍成007的桥段。

因为这里是真正的力量对抗,其他都只是陪衬。

当然这也让在西线丢了大脸的德军情报部门,尽管在东线同样丢了大脸,但却没有像西线一样,让德军时常面临,开战前就先输一半的局面。)

………………

至于这次彩蛋出现的诱因,则是德军指挥部已经嗅到了战场风向的改变。

开战以来执行各种混乱反击命令,极为艰难的苏军部队,在执行方面军难得的上下统一的收缩命令时,成功的证明了自身是有组织的军队,而不是一帮乌合之众。

从6月25日零时已经开始的,收缩行动在开头的时间里极为成功,大多数已经在几天战斗中筋疲力尽的部队,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机会。

但是由于苏军老生常谈的指挥员能力与组织通信问题,这些成功的收缩行动显得过于直白。

能够成功也主要依靠了时间上的突然性,并被动的借助了,德军在这几天战斗中形成的思维惯性,即德军基层指挥官开始简单的认为苏军只会原地固守和仓促反击了。

因此等到德军,由于思维惯性导致的“糊涂”时间过去,这些大多没有任何战术佯动作为掩护的收缩行动,立即引起了德军的警惕。

虽然公允的讲,要求当前状态糟糕的苏军,既能完成收缩,又要让德军无法察觉,是过于严苛和不现实的标准。

但未能以更高标准完成收缩行动,确实让德军指挥部门获得了大量反应时间。

在这充足的时间里,德军更倾向于进攻的指挥部门,不仅仅能够从容的调整己方部队的行动路线与后勤安排,做好被动迎击苏军大规模反击的准备。

更能主动发起大量刺探活动,试图从苏军一贯漏洞百出的反击中,寻找可以一击致命的弱点。

而这些刺探活动,除了德军特殊部队与陆军侦查部队的大量地面行动,包括被薯条君撞到的,临时编组的“装甲抢救战斗群”行动,和德军无线电侦测部门的各种技术努力外。

还有德军最为倚重的,此刻已经能在没有苏联空军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大量德军侦察机的空中侦查行动。

不过德军这一优势,却让薯条君的前几次的行动,从某种奇怪的角度对德军指挥部造成了“欺骗”。

……………………

第一次是在机械化第4军,作为绝对的交战前线,德国的空中侦察几乎没有任何间隙,于是他们就目睹了一条神奇道路的出现。

这种时候,在这种地方,以极快速度,出现一条足以让装甲部队大规模通行的道路,所能代表的含义,丰富到让德军指挥部门错乱。

尽管机械化第4军的存在,德军已经通过几次交手知晓了。

但是由于多次战斗中,机械化第4军都是以一种破碎状态出现,这片区域的森林也很好的掩盖了整体极为分散的机械化第4军的规模。

让德军指挥部,一直无法判断此处苏军装甲部队的规模与目的。

但是这条路出现就不一样了,德军指挥部的之前充满矛盾的判断,在填补了这一条关键信息后,似乎立即变的完善了起来。

首先,这里曾经出现过苏军装甲部队,里面有重型坦克,应该是主力。

但是苏军坦克的数量和与己方步兵师战斗时的糟糕表现,否定了这一猜测。

(机械化第4军,在开战时部署极为分散,因此在向利沃夫方面集结时,大部分时间都以连级规模行动,并且在与德军步兵师的遭遇战中表现的极为不堪。)

其次,这里的苏军装甲部队成功的,对于己方装甲军最薄弱的位置,发起了一次奇袭,应该是主力,甚至应该是苏军用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力。

但是苏军坦克选择的攻击路线却十分糟糕,甚至在取得一定战果后选择了主动退却,又否定了这一猜测。

(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