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波克雷什金的8机编队,成功干掉鲍勃的僚机后,直扑机场的行动,恰好抓住了德国空军的timing。
不仅仅正在起飞的6架bf-109,处于极为尴尬的位置,被4架i-16在绝对低空逼迫的极为难堪。
在这个短暂间隙有所放松的德军高射炮部队,更是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被另外四架i-16轮番扫射,损失惨重。
而当更多的德国空军指挥官,被空袭警报吵醒,开始组织防空,并指挥更多战斗机起飞迎击的时候。
决定命运的攻击来了,从晨光中出现的阔日杜布带领的10架sb-2机群,在昨天已经进行过一次锐角轰炸的四架飞机领航下,以更为成功的角度,对机场实施了轰炸。
这让德国空军又一次在陆军最需要的时候萎了。
尽管,已经升空的6架bf-109飞行员,依然成功干掉了5架i-16,并且击落了一架sb-2。
尽管,反应过来的德军高射炮部队,也对实行低空轰炸后,进行撤离sb-2编队造成了巨大损失,击落了4架sb-2。
尽管,酝酿了很久的科多杰夫,依然没有打败德军王牌飞行员鲍勃,在鲍勃极限发挥的最大实力下,再次成为了天空中的滑翔者。
但是,德国空军必须在之后承认,陶格夫匹尔斯机场,没有至少6小时的维修时间,是无法起降任何战斗机了。
当然这还不是让德国空军最为绝望的情况。
最为绝望的情况,是鲍勃带领7架bf-109,在低空追逐苏联空军,准备把剩下的3架i-16和5架sb-2,还有又一次能够大难不死的科多杰夫,彻底干掉时。
他们发现了薯条机场,还有隐蔽在薯条机场周围树梢上的,罗季姆采夫留下的,最后的机场保卫人员手中的防空铁拳。
而在这7架bf-109死于防空铁拳的初见杀之前,能够传回德军机场的唯一信息就是
“机场!苏军机场!”
而他们并没有发现,第二波集结在这里的苏军装甲兵,又让德国空军,原本能发挥出的,最后一点情报价值,也没发挥出来。
…………
战场时间1941年6月27日3:40
已经手忙脚乱的德军团级指挥部,终于收到了,装甲兵与88炮部队将苏军钢铁洪流挡在城外的消息了。
但是,未能预料的苏军钢铁洪流,又出现在了机场与城区之间的防线,同样的通行方式,同样的突破配方,但是更为凶狠的进攻决心。
让德军团级指挥部终于放弃抵抗,需要寻求上级的战术指导了。
(德军没这个癖好,上下级关系也比日军好的多,这里只是玩梗突出一下,德军委托战术被突破上限时的窘境。)
这让曼施坦因的副官,只能硬着头皮叫醒,下达完各部队进入防守阵地命令后,就因为对于部下能力的信任,和昨晚一直与上司无线电对线到凌晨,但最终依然无法再次发动攻击,只能选择睡觉的曼施坦因。
还好曼施坦因并没有起床气,而且在得知苏军装甲兵打出了精妙的夹击战术后,甚至还产生了见一见这位苏军指挥官的愿望。
然后作为战术大师的曼施坦因,就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应对,外围阵地的德军收缩,压迫苏军装甲兵的侧翼,城内部队调动反坦克力量向苏军突破地域集结,准备梯次阻击。
使用装甲兵突击战术的大师,当然知道装甲兵最大的弱点是什么,突击时必然薄弱的侧翼和能够持续迟滞突破速度的防线。
并且德军在获得更高层面的组织后,似乎立即就遏制了,苏军装甲兵原本前所未有的冲击速度。
证明了曼施坦因决策的正确性。
可惜瓦图京现在还不是那个擅长坦克战术的男人,也对苏军当前性能不足的,装甲部队实际战斗力,有着悲观的判断。
所以装甲兵只是他用来敲门的砖,在完成预定的突袭,打开德军外围防线,并在城外防线吸引足够德军注意力之后。
苏军装甲兵,作为瓦图京力图最大限度保护的珍贵战力,实际上是被严令到达最远突击距离后,就立即撤退的。
而后面的战斗要交给借助装甲兵突破掩护,完成渗透的苏军步兵了。
而如果此刻城内负责防御的,不是党卫军“骷髅”师这种狂热部队,而是直属于曼施坦因的部队,能够继续执行曼施坦因一开始就下令的,严防苏军渗透部队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