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他总觉得心中不安,徽柔似乎与自己没有从前那样亲近了。/w*a′x?s\w`.*c~o`m?
她还是如小时候一般叫着自己爹爹,可眼中却没有从前的信任和亲近。这种情况似乎从他将徽柔嫁给李玮就开始了,而在他将徽柔册封为皇太女之后,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似乎徽柔与自己变得疏远,他和徽柔不像是爹爹和最受宠的女儿,倒是越来越像是君王和臣子,还是有矛盾的那种。
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难道权力真的会让人变化这么大吗?
无论如何,自己到底是生养她的父亲,她也不该如此不知收敛。
他的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动不动就会病倒,但徽柔还年轻,她身子健壮,能力不俗。
朝臣对她又惧又敬,对自己这个官家却动不动就要反驳。
前几日徽柔提议要提拔几个武将,朝臣虽然没有大大赞成,却也没有几人坚决的反对,最终还按照皇太女的意思来了。
他应该很高兴,但心中也有些不舒服,他没有忘记这些人当初是怎么排挤狄青,又怎么反驳他的决策的,凭什么徽柔却能轻而易举的做到这些。
她倒是比自己还像一个帝王。^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那些朝臣支持徽柔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别以为他不知道,他们就是怕被雷劈,这群趋炎附势的小人。
君主年迈多病,又经常被朝臣反驳。储君年轻体壮,又颇有威信,
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一件被君主忌惮的事情。
徽柔若做个不争不抢,安分守己的公主,那他一定会疼爱这个女儿,把最好的都给她,让她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
但若她是沾染权力的皇太女,又与自己生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到暮年,若是子女对自己有异心,那就算再疼爱,就算是自己亲生养大的嫡子,也是会被忌惮或是废弃的。
宫里的闻喜县君生产,他刚得到消息,就小跑着去了文喜县君的寝殿,比匆忙赶来的苗贵妃来的还要早,他焦急的等在外面。
等到产房传来哭声,他焦急的上前,“是皇子还是公主。”
听到宫人说是公主,赵祯失望的离开了,首到公主满月,在苗贵妃的请求下,他才晋升了闻喜县君位份。
接下来的日子,赵祯在朝中频频冷脸,尤其是在朝臣夸奖皇太女,或者支持皇太女的什么决策的时候,他要么冷着一张脸,要么轻嗤一声。?s.y!w′x¢s¨.!c!o+m-
若不是忌惮老天用雷劈他,他早就当着朝臣的面训斥徽柔几句了。
有时候,他还会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劝说徽柔在国家大事上不要太过于独断,要察纳雅言,多听朝臣的意见。
徽柔嘴上答应他,行动上还是照旧。
这让赵祯心中愈发对徽柔不满。
私下里,赵祯和苗贵妃抱怨,“她刚接触朝政,那些朝臣奸诈狡猾,国家大事复杂多变,她懂得不多,却仗着自己是上天选中的储君,事事都要管,独断专行,这怎么能行呢。”
苗贵妃一开始还在赵祯面前说几句徽柔的不是,私下里却没有真的找徽柔说什么,时间长了,苗贵妃的态度越来越敷衍,只嗯嗯啊啊的回几句。
赵祯通常甩袖离开,然后去宠爱其他妃嫔,以此来告诫苗贵妃。
但真青梅竹马的苗贵妃和曹皇后不大一样,她不太喜欢你虐我我更爱你这种戏码,也不喜欢什么因爱吃醋强制爱的戏份。
她对赵祯有感情,但张贵妃的得宠也让她看清了形势。
她年轻的时候也活泼,为了赵祯守规矩,结果赵祯却去宠幸跋扈的张贵妃,又在最兴来病入膏肓之时陪伴张贵妃,还有就是徽柔的婚事,都让她很失望。
张贵妃,陈熙春,感情不明的曹皇后,因为沉醉温柔乡被大臣怼的尚美人和杨美人,官家的心尖尖上站满了人,又随时能将每一个人拿下来。
官家对徽柔和苗贵妃一起不满了,他很想降一降苗贵妃的位份,让她们母女清醒清醒,他才是大宋的官家,他对她们不满了。
但是又觉得皇太女会反对,朝臣会反对。
这些日子,居然还有人上折子,想要让他晋苗贵妃为皇后。
说什么现在后宫无主,苗贵妃侍奉官家时间长,又生育皇太女和皇长子,性情温和贤淑。
赵祯冷笑一声,“身份低贱,又如何能册封为后。”
他不仅没有册立苗贵妃为后,还大封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