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晨,顾柏冬匆匆离府,明智小两口陪着阿雁,不紧不慢用餐。
“你父亲今日走得倒早,他甚少有这样的时候。”
阿雁搅着里的三鲜小馄饨,漫不惊心道:“他没用早膳,明景走了没,叫他包一包点心给他垫垫。”
“京都街上什么没有。”明智道,他起早耍了套拳才过来的,胃口甚好,撕着一张烙得酥香的饼子:“明景自会打点。”
明智说罢,埋头又喝完小半碗热糊,继续道:“两座皇子府昨晚连夜被控制了,他们各有拥趸,父亲得去坐阵,皇上才能心安。”
阿雁想起昨日在宫里的事,对阿元道:“昨日宫里的事,想来你们也有耳闻了。你那边看有没有机会,帮我探探你们全叔现下的情况。”
“全叔这当口尚公主,属实冒险,待定下太子再定亲事,是不是要稳妥些?”
“那也轮不到他了,皇后娘娘的心思,明摆着就是要找个人,将公主拽出那旋涡之地。”
阿元:“那我得了消息,着人捎给夫人。”
他说着话,站起来,身后的小厮天青,就是曼青带回的那个小男孩儿。
忙将手里的雪披给他送上:“阿元公子,你小心路滑,下了工就早些回来。”说话时眼巴巴望着他,像极了盼着哥哥带糖归的小阿弟。
他点点头,同各人道了别,阿雁温声道:“天青也去跟映雪他们先吃点东西吧。”
天青就行了个礼退下了。
明智望着他离远了,才道:“听说父亲已经给饥民们许诺,保证他们年后便能有工可做,年前这段时间是怎么打算的。”
“这得问你嫂嫂和媳妇,郊外那些地你嫂嫂拿下了,不正和你媳妇预备着大展身手么。”
阿妩抿着嘴笑:“妾身但听嫂嫂吩咐行事的,正跟嫂嫂学本领呢。”
曼青呛了一下。
阿妩示意烟云给她送过去一盏茶。
眨眨眼:“嫂嫂,阿妩说得不对吗?”
后者睃了她一眼:“调皮。”
大伙都鹅鹅鹅跟着笑。曼青慢慢停了呛咳:“我看你是闲的,还想着体谅你要要陪明智读书,红袖添香呢。”
阿妩果然面热,头垂得快要埋到碗里去。
“她脸皮子薄,嫂嫂逗她做甚。”明智撕完了那只饼,轻声道:“你留下说话?还是同我回去。”
阿妩想说什么,曼青先一步开口拦人:“今日我要借人,阿妩可不能跟你走。”
“你先回去吧。”她柔声道:“屋里烧着炭,莫忘了留一角窗。”
明智应下离开,阿妩目送到他看不到身影了,才挪回目光,却见桌上其他人笑眯眯盯着她看。
知道自己被打趣了,索性大大方方道:“新婚燕尔,体谅下。”
二人一愣,阿雁倏地大笑。
一屋子人又跟着鹅鹅鹅。
早膳大伙用得差不多,叫人将餐食都撤了下去,重新摆上茶炉子和甜软的茶点。
“是这样的,京郊外那个项目,我本意在那立一个驿站,这些手续父亲能替咱们办了。再起一个百货大楼,同时将在长林时月供房子那一套搬过来,彻底解决饥民落户和吃住的问题。”
“这些你前期都说过,”阿雁抓了一把淡竹叶放进去,家里的好茶不计其数,她不知是习惯了,还是怎么的,还是最喜欢淡竹叶滚水的味儿。
“现在是有什么难题?”
“说难也不难。”曼青转向阿妩:“咱们这个前期铺货和耗材都极大,荔平城那边我有话事权,走水路过来,成本是最低的。”
阿妩明白了,顾家复荣未久,且荔平城远离京城,更不沾漕运,是插不进去的。
但是她或许能从中使一使力。
她从前有个手帕交婉仪,嫁的是漕运总督家的嫡二子梁二郎,跟着梁大人驻在钧明城。
近日要举家回京,陪府中的老爷子过年,阿妩月前便已收到了信,她只是没想到,这么久远的关系,曼青竟然也能打听到。
“嫂嫂想阿妩从婉仪处着手,做些什么?”
“咱们这个生意,材料和货量都是巨大的,往后免不了也要继续来回。
我想着不如直接请梁大人直接给咱们批一条商运线,这事放在往日我办不到,大约只能租漕帮的船,现下有你,我却想试一试。”
一旦成功,收益是短期可见的,长远的利益更不必言说。
而梁家的人,今日收到消息已经入京了。
一整日,婆媳三人,借用了议事堂天朝地图,定下了漕运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