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大势所趋
裴寂见状,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了效果,便趁热打铁说道:“诸位叔伯,与其固守陈规,不如主动求变。陛下雄才大略,若我们真心归附,未必不能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崔琰沉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裴贤侄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老夫还需与族中商议。“其他几位家主也纷纷附和,表示需要时间考虑。裴寂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拱手道:“这是自然。小侄只是将所见所闻如实相告,具体如何决断,还需各位叔伯自行斟酌。“离开崔府后,裴寂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今日这番话已经动摇了这些世家的决心。虽然不可能让他们立刻改变立场,但至少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回到裴府,裴寂立刻召集族中长老商议。他将今日之事详细禀报后,坚定地说道:“父亲,各位叔伯,我裴氏必须率先表态支持新政,如此方能在新朝立足。“裴父皱眉道:“寂儿,你确定陛下会接纳我们的投诚若我们献上田产书籍,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父亲放心。“裴寂胸有成竹地说,“陛下最重实利,我们主动献上他最需要的土地和书籍,他必定会给予优待。况且.“他压低声音:“孩儿已得到消息,陛下有意在明春举行首次科举考试。若我裴氏子弟能在此次科举中崭露头角,必能重振家族声威。““其他的世家大族呢”裴父询问道。“那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事情了。”裴寂摇摇头,他心中明白,有些世家根本就不愿意这么干,和以前相比,新朝遴选人才的办法,对世家大族并没有多少好处。但裴寂看的比其他人更远,随着书籍和印刷术的推行,民间将会出现大量的读书人,书籍将不再是世家大族独有的东西了。那些寒门学子将获得出头的机会。若是碰到一个弱势的帝王,或许不会有什么变化,但现在的昭武皇帝太过强势了,一个从书吏走到帝王的人物,手段之强硬是可以预见的。那些世家还抱着侥幸的心里,迟早会吃大亏,裴寂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在闻喜裴氏身上,所以才会主动求变。裴寂说到做到,第二天就上书天子,第三天的时候,就有圣旨下达,令裴寂为参军,随军北上。第五天的时候,秦寿亲率三万羽林军北上并州,以黄忠之子黄叙为先锋,张辽之子张虎、魏延之子魏昌、徐晃之子徐盖等随军而行。以太子秦承乾为监国,贾诩、顾雍留守长安,荀攸为军师,钟繇为并州都督府长史,坐镇太原,督运粮草。而此刻,在遥远的交州,黄忠、司马懿亲率的南征大军,和刘备对峙于苍梧城下,双方各有伤亡。刘备借着诸葛亮的帮助,勉强挡住了对方的疯狂进攻,但他知道,这种情况绝对支撑不了多久,交州的钱粮不足以支撑。而骁骑军的粮草却能源源不断的从荆州运到前线。而且,刘备已经发现士氏内部似乎也有问题。似乎并不是所有的士氏族人都是支持自己。想来也很正常,士氏占据交州,面对骁骑军,自有其考量。城墙上,刘备望着不远处的军营,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主公。”身后传来诸葛亮的声音。 刘备回过头,见诸葛亮手持羽扇,眉头微蹙,神情凝重地走来。他心中一沉,问道:“孔明,可是军情有变”诸葛亮轻叹一声,道:“主公,刚收到探报,士燮之弟士壹可能背叛交州,和骁骑军媾和了。”刘备闻言,脸色骤变,握紧了拳头:“士壹竟敢暗中通敌难怪近日粮草调度屡屡受阻!”诸葛亮点点头,低声道:“不仅如此,苍梧城内已有流言四起,称我大军即将败退,动摇军心。若不及时应对,恐生内乱。”刘备沉默片刻,目光坚定:“孔明,可有良策”诸葛亮沉吟道:“为今之计,需先稳住士氏。主公可亲自召见士燮,晓以利害,同时暗中布置心腹,监视士壹动向。若其真有异动,当断则断。”刘备颔首:“好,就依你所言。另外,我军粮草还能支撑多久”诸葛亮面露忧色:“最多半月。若半月内无新的补给,军心恐难以维持。”刘备深吸一口气,望向远方骁骑军的营寨,喃喃道:“难道天要亡我刘备”诸葛亮上前一步,坚定道:“主公勿忧。亮已命人在郁林、合浦等地征集粮草,虽杯水车薪,但可暂解燃眉之急。此外,我们还可派一支奇兵,绕道袭击骁骑军后方粮道,迫其分兵回援。”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此计甚妙!何人可担此重任”诸葛亮微微一笑:“关平将军勇猛果敢,可当大任。”刘备当即拍板:“好!即刻传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