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兹格离开莫里斯教授的住处后,先去理发刮胡子,然后回到家,在婕拉的数落声中洗了个澡。-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然后,用类似于汽车发动机的做功方式,成功阻断了婕拉的不满的抱怨。
做功结束休息俩人了一会儿,婕拉挽着换了身干净衣服的艾兹格出门。
先去了照相馆,又买了咖啡和披萨,结伴到了莫里斯教授家……
跟艾兹格之前离开时一样,小院儿的栅栏门半开着,房门只是带上,屋里静悄悄的……
向书房里看……曲卓在闷头写着什么,莫里斯教授在一旁的椅子上专心看东西。
见二人都专心致志的,艾兹格示意婕拉不要出声打扰。走进书房先看了眼曲卓……在写代码……是浮点运算的指令集……
又扫了眼莫里斯教授手里……也是指令集……每一条都是32位定长编码。
一头雾水……
艾兹格拿起应该是莫里斯教授看过后放在一旁的图纸……
虽然都是没有细节设计的简图,但艾兹格很容易就分辨出,这是一种新的处理器设计……不!不对……这应该是一种全新思路的处理器架构!?
联想到曲卓正在写的和莫里斯教授正在看的,都是32位定长编码,艾兹格隐隐有了猜测……
婕拉看着书房里一个闷头写写画画,两个对着图纸一言不发的科学怪人,无奈的叹了口气。
四下看了看,正犹豫着回住处,还是等的时候,艾兹格拿着图纸走到书房门口,严肃的交代:“婕拉,待在这里,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们。/秒/璋!结/暁!税′徃, ^追′罪!薪¨璋^踕*”
“ok~”婕拉有点被丈夫严肃的神情吓到了,下意识答应。
醒过神后正要发问,艾兹格已经关上了书房门……
曲卓确实拿出了一种全新的处理器架构。
一种仅包含47条基础指令,拥有编码空间预留,强制性基础与可选扩展分离,指令集可以实现模块化拓展的全新架构。
其实不需要看图纸和指令集,只看曲卓给这套“新架构”起的名字,就能够清楚的了解其特性——reduced int 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精简指令集并不是新鲜东西,74年ibm研究中心的科学家john cocke就提出了这一概念。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会在81年首次工程实现。
分别在81年和83年搞出了处理器验证原型risc-i和risc-ii,随后是84年和88年推出了比较成熟的risc-3和risc-4。
后面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大型系统的sparc架构,主要应用于网络设备、嵌入式系统和消费电子的mips架构,还有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低功耗场景和服务器领域的arm架构,都是risc架构的延伸……
曲卓知道最早的risc架构,是伯克利分校在八十年代初搞出来的,但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j\i¨n+g¨w_u\h·o,t¨e~l′.?c?o\m*
正好risc架构比x86架构更适合做算力集群,干脆直接拿出来。省的磨里磨叽,再被伯克利占了便宜。
顺手搞了个1.5微米制程,用四点五万枚晶体管堆出20mhz主频,配有一个1个64位标量浮点处理单元。一个支持4路32位浮点并行计算的,128位simd单元向量扩展的原型设计。
连名字都起好了risc79……
莫里斯教授和艾兹格直接被砸懵了,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将图纸和指令集大致吃透,不约而同的通过纸面计算,验证起这套方案的可行性。
俩人开始忙活的时候,曲卓依旧没闲着,三个人围着一张书桌各忙各的,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等莫里斯教授和艾兹格根据计算和经验,反复验证后确定了设计的可行性,正想讨论了一下,发现曲卓又画出了几张图。
拿过来一看……是一份算力单元设计图。
每个单元由八张主板组成,以160mb每秒带宽的铜缆总线并联在一起。
每张主板上有4片处理器,8kb指令缓存加8kb数据缓存,配有128k乘2乘4组,共计一兆内存。
八张板并联,共计32个计算节,8mb dram。
联机浮点运算,理论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