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样的惯用手法,任何人都看得懂。顿时,宫内引起一片小小的躁动。众人都清楚此次三娘失了赵顼的圣心,却讨了太后的欢心。
向岚晚饭时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吃惊:“杨嬷嬷,这是什么情况?”杨嬷嬷叹了口气:“宝慈宫里传回来的消息,陈氏是为了规劝官家放弃革新才惹怒了官家。”向岚顿时心下了然。不过她又轻轻松了口气,还好自己是知道官家一心变法,信念坚定,而且是一直支持官家的。如此一来,那陈氏在官家心里,定然是没什么位置了。想到这里,她嘴角微微上扬,笑那陈氏愚钝。为人臣、为人妇的,哪里有违背官家的道理?那还哪里能得到宠爱?还好是个蠢笨的。她心里压着多时的大石头渐渐放下了。三日后,又到了众嫔妃又去拜见皇后的日子。宋贵妃和邢贤妃没来,其他人都到齐了。此刻,每个人看三娘的神情已经不同了。如果说之前是充满了提防和敌意的,如今更多了一些轻蔑和疏离。每个人都知道她如今被赵顼厌弃,没背景、没势力的小才人,如果没了官家的宠爱,估计没几天就会被遗忘在这深宫里,直到老死。只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太后娘娘还是会庇护她,所以每个人也都懒得放心思放在她身上,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没前途的人,惹得一身骚。向岚看的出众人的神色变化,她自然也没有干涉的道理。只是她坐在高位看下去,觉得如今后宫的情况更明朗了一些。官家想要革新,以自己为首的支持派坚定的站在他一边。郭瑛的父亲如今也主动投诚,帮助官家在军队中进行改制和肃清。宋贵妃和邢贤妃的母族虽然没有明确的站队,却也中立而公正,明里暗里也有些推动。高太后自然不愿革新。以李书锦、朱锦沄为首,三娘为辅,几个人都明确的站队太后一边。唯太后马首是瞻,抨击革新。特别是李书锦背后的韩琦一脉,十分稳固的在朝堂上下任职,十分顽抗的抵制着新政。向岚看着这些有些头疼,朝堂的上的事,永远都会映射在后宫里。如今这些人,越来越不好管了。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茶惋,坚定自己要按照杨嬷嬷的话去做——永远坚定的支持官家,以及赶紧生个嫡子。于是她在心里合计着,端午节的时候要请旨将大皇子送还给宋贵妃,自己要一心一意的养好身体,早些生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