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周敏兰让他去破译的新电文,恰恰就是和上海的日军调动有关。陈敬文猜想那条电文里多半就有自己想要的大部分内容,甚至就是全部密令。可惜,他并不能够破译,只是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模型罢了。能够猜出来是调令,已经算是相当走运。而现在,运气并没有继续站在陈敬文这边。当七十六号行动处前处长让手下人从电讯处的垃圾袋里翻出了最可疑的一堆碎屑之后,他没有把全部工序都扔给手下人去做,尤其是这个“拼图”的作业。最终,他眼前一亮,因为他把碎屑拼成了三张完整的纸。虽然,纸上各种各样的草稿他都看不懂,可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写在最后的一句日文应该就是最终破译出来的译文!当然,他并不认识日语,自然也不清楚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可他很快便联想到,谁会特地在电文里用日语呢?那自然是日本人!而且,这封电文,断然不会是日本人发给七十六号的,不然,他们也不至于特地用一个周敏兰自己都不懂的密码方式,而这些纸上的草稿恰恰说明了周敏兰肯定没少花功夫。更何况,就算日本人特地用了一组周敏兰需要花不少功夫才破译出来的密码,当她破译之后,难道不应该直接拿去一并交给丁主任么?可她却是自己撕掉了,而且并没有在这些纸上留下翻译成汉语的内容。这说明什么呢?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猜想这封电文很可能是周敏兰自己截获的,而她确实通过自己的手段,又或者是和陈敬文一起合作,最终破译了日本人的电文。这算不算背叛了日本人?当然也不能这么武断,因为电讯处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收发电报而已,加密和解密自然也是他们必要的工作,不然也不会特地请周敏兰这个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了。可是,这封电文,陈敬文知道多少了呢?这份电文,到底有多重要呢?七十六号行动处处长感觉自己有办法踩到周敏兰的尾巴!而现在最关键的,是找人翻译这一句电文,不然没法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于是,他把自己的行动和猜想一并汇报给了丁默邨知晓。自己手下人竟然着手调查起了周敏兰?这事让丁默邨有些始料未及,毕竟在七十六号里,周敏兰并不是对他的威胁,而且这人手下的专业技能的确过硬,这些年里她也没少破译关键密电。当然了,周敏兰的背景其实也需要好好留意,尤其是周佛海来到了上海成为市长。很显然,这位周市长对七十六号里的位子早就有了布局,不然不可能他自己都还没有来到这里,就把他的侄女放在了七十六号电讯处处长的位子。这个老狐狸可不是易与之辈,这一点丁默邨心知肚明。可是,他的对头是李士群,虽然这人眼下并不在上海,可他还是在临走前成功把手伸到了党务处以外。而这一点丁默邨自己也没法去干涉,因为李士群那个死鬼老师季云卿和他的季家的确对于七十六号的建立有了不少贡献,尤其是在筹措资金这一块上。所以后勤处处长这个位子给了一个季家人,也算合情合理。只是丁默邨知道,这个季通海一定不是自己的人。他在七十六号的四个部门里,实际掌握的也只有行动处这一个部门。而周敏兰的电讯处更像是一种中立姿态。但是,正如行动处处长所言,这个“中立”对丁默邨不利。毕竟,万一真的按人头投票表决,就算周敏兰每次都弃权,也没法让票型对丁默邨有利。而一旦换成一个他自己的心腹,这种局面就算成功扭转了。所以,他对于行动处处长的计划和目的相当支持,而且特地给他介绍了一位秘书处的骨干,这人也是丁默邨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名叫苏菲。不过,在七十六号里,他们并没有公开这一层关系,若非行动处处长是丁默邨自己人,他也不够资格知道的。而苏菲对于日语有足够的涉猎,想来翻译这么一段电文,应该手到擒来。是要揪出内鬼还是别的目的?陈敬文不得不怀疑一个和他自己有关的可能,那就是七十六号行动处是看到他出入电讯处之后才开始翻那些垃圾袋的。难道自己露出了什么马脚?陈敬文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感觉自己并没有暴露才对,而周敏兰显然也有她自己的原则,不然也不至于特地把那条密电拆散了。对于周敏兰的这种“安全保障”,陈敬文心知肚明,也从未提过一句,毕竟周敏兰是一个讲原则的人。既然如此,恐怕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想要直接针对周敏兰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