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默默点头。
原本他还担心自己不善言辞,无法安抚这些初来乍到、神情惶然的百姓,没想到闫老三这一通话倒是说得头头是道,让人安心了不少。在朝廷尚未想出应对北境持续南移局势的措施以前,只能由北境源源不断接收自南方迁来的百姓。想起之前老莫私下嘀咕过的那番话:“没办法哩,自从我们接收了苍林镇的难民……”当时正是避开了闫老三和牛元吉说的,但老莫还是小心翼翼调整了措辞。“咳咳,百姓,不是说不好,就是因为这个先河,朝廷就觉得咱们北境能兜底,要兜底了……”“北境一路南下,正好一路接收这些灾民,这是朝廷的说法。”老莫摇头,“但实际上,谁都明白,是其他城池根本不愿意管。这年头,谁不是自顾不暇?哪还有地方安置这些人?”“但谁让我们北境地方大呢?可是,物不博啊!”不过眼下这个难题,倒算是暂时缓解了。没人知道大人是怎么同朝廷谈的,但户部已承诺会调拨一批赈灾物资。谢家、王家等世家也主动捐出大量资源支援北境,同时也作为近来某些来自民间的争议的回应。至于文家,更是不在话下。清河本就是文家发迹之地,虽然文老爷子早从清河去了长安,但也不忘乡土旧情,专程筹备了一批物资,随着飞车运到北境。此外,原本也在百姓中传达过,凡是迁入北境者,皆需参与劳动——耕地种田、养殖牲畜、修建房屋、天工开矿,效仿三百年前在宣文帝率领下筚路蓝缕的唐国先辈们,共筑北境长城。这些话,在闫老三口中又说了一遍。虽然听着艰苦,但有活干才说明,这里的一切都是有所筹谋的,效法先贤之举,更是激起众人心头的一腔热血。于是,原本尚存疑虑的迁居者,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安定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