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削弱,哪怕依旧视张鲁为眼中钉,肉中刺,却也无力派兵前往巴中反击。
后来曹操机缘巧合攻破阳平关,进入南郑,张鲁一路逃跑就是逃去了巴中。刘备收到消息后,赶忙派黄权去迎接张鲁,结果反而被张鲁歧视,宁可降曹,也不降刘,又跑回南郑向曹操乞降了。这个时空中,因为刘封大力援助赵韪,不但出粮食,出军械,更是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进入蜀地,虽尚未加入战斗,却也攻城略地,夺取了多处蜀中要地,给刘璋以极其巨大的压力。这无疑是刘璋最终决定抽空北部防线,从而给张鲁、张卫兄弟俩创造了入蜀机会的根本原因。此时此刻,张卫自然不知道这些,只是听到阎圃在一旁献策道:“郡尉,白水关已下,当拣选精锐,尽早赶到葭萌,汇合茶宪才是正理。”张卫这一路行来,虽只是七日功夫,但大军已是疲惫不堪。前面因为士气新锐,再加上张卫、阎圃从中鼓劲,又悬以恩赏,这才坚持了下来。现下入了白水关,一口气就松了下来,不好好休整个二三日是很难让他们重新上路的。可葭萌关那边也拖延不得,张卫、阎圃等人虽然不知道周泰也在一路北上,目标直指葭萌,可他们却也明白兵贵神速,迟则生变的道理。*s¨i¨l/u?x_s?w·./c?o\m~张卫眉头紧皱,苦恼道:“功曹所言,我亦是极为赞同。只是如今士卒疲乏,若强硬逼迫,恐会生变。功曹可有良策?”阎圃也明白这个情况,继续说道:“以圃愚见,不如以道兵先行,南郑兵随后跟进,葭萌如今空虚,又有茶家为内应,取之易如反掌。只要我大军抵达葭萌,就不怕局势有变了。”道兵是张卫和张鲁的亲兵,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所成,如今不过万人之数。张氏兄弟精挑细选出来,又厚遇重薪恩养起来的道兵自然要远比南郑郡兵精锐敢战,也更能吃苦。张卫本身就有两千亲卫道兵,此番出征,张鲁又给对方补了三千道兵,合计五千之数。此时道兵的状态虽然比其南郑兵来要强上了不少,但也是相当疲乏了。可若是张卫坚持调动的话,道兵还是能动的起来,不像南郑兵,不下狠手,杀上一批士卒是根本动不起来了。阎圃这个法子的确是个好法子,但张卫却有些迟疑。(本章完)张鲁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阎圃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拒绝。“主公但有所命,圃安敢推脱?”阎圃当即大礼下拜,领受此令:“圃虽智拙计短,却必竭尽全力,辅佐郡尉,为主公开疆拓土,深入蜀中。”“善!”张鲁露出鼓励之色,紧接着又望向杨松:“主簿,公则大军征伐,需粮草财货,军械辎重,需要劳烦汝为之操劳了。”杨松作为汉中的地方派,其政见其实是和阎圃大略相同的,就连心态也是如出一辙。如今听到张鲁的吩咐,杨松自然满口应命:“明公且宽心,如今南郑府库充实,盈车累万,必让前线将士饱餐足赏。”“善,此事就辛劳主簿了,功成之日,当一并封赏。”张鲁大喜,给杨松画了个大饼后,随即又在三人面前取下腰间配剑,双手横托,走下台阶,来到张卫身前:“公则,此剑乃我亲佩之物,今赐予汝,大军在外,联络不变,我授汝临机决断之权,违令者可持此剑斩之!”“喏!”张卫喜出望外,赶忙叩谢张鲁恩典,同时小心翼翼的将张鲁手中宝剑接过。张鲁最后叮嘱道:“此番南征入蜀,切切小心谨慎,凡事多问询功曹之见,切不可独断专行。”张卫连连点头,对张鲁所言悉数应下,至于有多少是真上心了,那就只有张卫自己和苍天知道了。次日一早,张卫领五千道兵以及一万南郑兵自南郑城西门而出,至白马塞分兵水道,然后水路并进,沿着汉水朝白水关一路驰去。自白马塞至白水关相距两百余里地,道路崎岖,山道难行,行走起来要比平地慢上许多。哪怕有嘉陵江水运之便,张卫军的行军速度也不过日行三、四十余里地。不过这并非是张卫不卖力,相反他已经极为冒进了,这可是走的山地栈道,可不比平原地带。以张卫军的奔袭程度,要放在中原地区,一日能走出六七十里地来,代价自然是士卒日益疲劳,以及几乎完全放弃行军时的御敌防备。要不是有足够的内应和情报证明刘璋已经抽空了蜀北兵力,张卫、阎圃也不敢如此行事。要知道此时此地但凡有一支两三千人的蜀军沿途设下伏击,当能轻而易举的击破张卫所部,甚至上演斩将夺旗的戏码。好在事实正如情报中所记载的那样,蜀北防线空虚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