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靠。届时左将军一旦回师,恐怕有倾覆之祸啊。”
平心而论,周瑜原来所建议的在江东反叛刘繇,帮助孙策攻破牛渚防线的计划,风险性的确没有现在背叛袁术来的大。
周家积累下来的大部分不动产,诸如矿场,田产,商铺,林场,鱼塘等等资产,都是带不走的。
一旦袁术挡住了刘备,然后腾出手来对付周家,周家最好的结局就是逃过江东,去投奔宛陵的周尚。
要真落得如此下场,周家那可就是元气大伤了,甚至连丹阳南部都未必能守得住。
周瑜并非是在反对这个方案,而是想要知道更多的情况,来做出决断。
对于周瑜的谨慎,周崇不但没有责怪,还很欣慰:“公瑾你能临大事而沉稳,见大利而守心,伯父很高兴。”
“在你叔父书信下面,还有一封书信,是你广陵好友鲁肃送来的。”
周崇继续说道:“他眼下在刘使君麾下担任军师,这次出征,他会跟随在刘使君身边。”
周瑜有些奇怪,不明白鲁肃的书信为什么竟会先送给周崇而不是自己。
可当他打开鲁肃的书信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鲁肃在书信中不但透露了这次刘备军动员的总兵力——十二万,同时还信心十足的表示袁术必败,因为刘备一方还动用了破城利器。
袁术的坚城根本阻挡不了刘备军的攻势。
在书信的末尾,鲁肃表达了和周瑜之间的深厚友情,还透露了自己几次三番向刘骠骑、刘征南父子俩举荐周瑜,而刘备父子也对周瑜相当欣赏,期盼能够得他辅佐。
最后,鲁肃代刘备开出了条件,周尚日后如果想要继续在地方上任官,可在汝南、鲁国两地中任意选择一地为郡守。
若是有意前往雒中中枢,那刘备愿意保证一个九卿的位置。
同时,刘备父子对周瑜本人还另有任用,至于到时候是从军还是从政,都会考虑周瑜自己的想法。
这個诚意不得不说,是相当优厚了,就连周瑜本人都生出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受。
看完书信之后,迟疑了片刻,周瑜回头询问道:“伯父,您觉得子敬说的是真的吗?”
周瑜既问的是鲁肃给的兵力部署的情报是不是真的,同时也问的是对方开出的报酬是不是真的。
“必然是真的。”
周崇耷拉着眼皮道:“也只会是真的。”
周瑜愣了一下,却听到周崇继续说道:“你忠叔父在雒中任卫尉,几为大将军所撤换,唯刘使君仗义执言,方才保住你忠叔父的职位。”
周瑜听完这番话,顿时恍然大悟,一时之间,对周崇佩服的五体投地。
正如伯父所言,刘使君的条件必定是真的,也只会是真的。
因为刘备父子才是占据了主动的一方,更别说人家还下了定金了。
周瑜立时答道:“伯父放心,瑜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周崇露出满意的笑容,有些疲倦的点点头:“你做事谨慎周密,伯父放心的很。伯父老了,精力有限,这次的事情就全数交给伱了。”
周瑜心中一凛,应命道:“是,伯父!”
周崇笑了笑,随后摆了摆手:“公瑾自去,伯父就在家中观汝建功立业。”
“是,伯父!”
周瑜再次应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开。
决心已下,那要做的事情就多的很了。
“公瑾……”
周瑜临出门时,周崇又在身后唤道。
周瑜奇怪转身,望向周崇,却看见后者眯着眼睛,像是梦呓一般道:“若是事有不谐,汝不必回来,径自过江去投你尚叔父。”
“伯父!?”
周瑜心中大惊,周崇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一旦事败,就让周瑜不要顾虑他的安危,赶紧过江去投奔周尚。
在这个年代,不孝可是大罪,周崇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周瑜的后顾之忧。周瑜想要开口劝说,却见周崇抬起手摆了摆:“伯父老了,周家以后只能指望你了。伯父只能扶你一程,却照顾不了你一生,汝当奋勉,周氏一族,就看你了。”
周瑜虎目一红,冲着周崇大礼下拜:“伯父之望,瑜定然矢志不忘。”
“好、好,你去吧。”
周崇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赞许了一句后,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周瑜悄悄的退了下去。
此时得到周崇全权授权的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