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祯做事从来没有如此爽快过,本来张信还想和他谈一些别的问题的,但他显然己失去耐心了。
“这些事,以后再说,”他站起来,急切地说,“现在,我们要马上去清云寺。”就这样,他只带了几个贴身太监,坐了两辆马车,在张信的带领下,快速往清云寺赶去。来到清云寺后,把马车和随身来的太监,都留在寺门口,二人便进了寺院。随着慧净的去世,英姑的出走,本来就人气不旺的清云寺,彻底迎来了人气的寒冬。院子里静的可怕,微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纸钱,叫人一看这儿就刚举行了葬礼不久。叫人自然而然地心生寒意。他们在前院没做停留,便直接来到了后院。与前院不同,后院要荒凉的多。到处是碎砖和瓦烁,荒草漫延至各个角落,一看后院平时就很少有人来。院里有好几通石碑,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僧人们有一个习惯,每有重大事件发生,都要刻石记之。在这些石碑上,清楚地记载着清云寺建寺以来所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张信有个习惯,每到有历史古迹的地方,总喜欢看这些从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碑,以了解其地的人文历史。现在他显然没这个心情,找到这个洞子,探寻其中秘密的心情,十分地强烈。由于前边的房屋,已经满足了慧净的居住需求,所以后院的配房,基本上倒塌,一片狼藉。就是大雄宝殿,也成了危房,破败不堪,随时有倒塌的风险。这样的场景正是慧净喜欢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吸引香客到这儿来,从而避免了闲杂人的打扰。她的目的轻易达到了,佛祖都自身难保了,又有谁会来求他的保佑呢?他们来到了大雄宝殿的前廊台阶上,除了长满草外,地上还落满了碎瓦的残片。抬头一看,不少地方能看到蔚蓝的天空。殿里面光线不好,看起来很黑,张信把随身带来的蜡烛点燃。在进殿前,张信要求崇祯,在外面等一下,让他先到里面探查一下,是否有危险存在。如果有,崇祯就不必进去了,在外面等消息就好了,他一个人也能把这件事做好。此刻,他不但要负责找洞,保护崇祯也是他的责任。只要皇帝哪个部位有一点点的擦伤,他都有可能被追责。龙体嘛,其尊贵哪能是一般百姓可比的。崇祯摇摇头,表示不同意。自从听说了这个洞之后,他的心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这洞里有几箱财宝,己经确定了,这是祟祯目前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更大的惊喜,是这里面有姚广孝的手稿。据张信估计,这些手稿里可能有破解藏宝图的信息。崇祯对此充满了期待。这可是挽救王朝的最后一道希望啊,能不关心吗?张信劝说不住他,只好同意他和自己一块进去。但由于崇祯在身边,他就变得特别地小心。一手拿着蜡烛,一手还要扶着崇祯,走的相当慢。一边走一边注意着周围的情况。除了周边,还有房顶。房顶的木质结构,很多已经腐蚀,虽然看上去完好无损,但己彻底坏透了,只要有一点点外力,甚至人在下边弄出过大的声响,都有可能导致坍塌的发生。进入大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佛像,形体高大丰满,造形精美,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缺乏管理,彩衣都变得一条一条了,露出了里面的泥质胎塑。 他们从佛像前面的廊道,慢慢地走动着,最后转到了佛像的后面。整个佛殿的地面,都是砖铺的,十分平整。但有一个地方,很特别,是用一块石板铺成。它就在佛像背后正中的位置。看了一下四周,只有这一个地方和别处不一样。这个地方大概就是洞口了吧。张信把蜡烛放在佛祖的莲花台上,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个石块撬开。这个石块看起来不大,凭张信的力量,把它提起来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它上部高度和其它地方是一致的,根本没法下手张信只好把周边的砖块抠掉,露出了石板的一角。他便从那个地方开始,伸出手,企图把那个石头掀起来。头一次,没有成功。主要是准备不够充分,而这个石板由于多年未动,已和周边连在了一起。四周的力量都对石板形成挤压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破解的难度。这时,崇祯过来,说要搭一把手。张信摆了摆手,表示没必要。他又把周边的砖石做了清理,然后二次发力。他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站成马步,以倒骑驴的姿势,双手下探,抓住石板边缘,猛然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