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18章 各谋其利

第518章 各谋其利

第518章 各谋其利

搞清楚了这些,大家伙各有异样的神情,以及埋藏在表象之下的心绪,也就变得合理了起来。*l¨u,o,l-a¢x¢s-w,.?c*o?m*

——丞相窦婴是大儒,所以关注点放在了此次奴籍案,对儒家所提倡的尊卑之序的冲击。

御史大夫卫绾是‘儒将’,所以本能的有些不欢喜,却也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应。

大司空韩安国,则是作为一个学术成分复杂的官场老油条,决定静观其变,静看好戏。

三公一级如此,底下的九卿,那就更是耐人寻味了。

——大农令石奋,仿若什么都不知道,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执金吾直不疑,作为朝堂内外有名的老好人,靠爱惜羽毛官至九卿的人物,明显也是不想趟这摊浑水。

——太仆窦彭祖,才刚重获天子刘荣重用不久,却又与同为窦氏子弟的丞相窦婴有着血脉亲缘,以及窦老太后这根桥梁。

所以,窦彭祖有些迟疑不定,不知道该和窦婴统一战线,还是吃一堑长一智,坚定不移的站在天子刘荣这一边。

——太常汲黯,作为黄老学仅有的独苗,新晋九卿,当今刘荣潜邸心腹,则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此次奴籍案本身。

如果刘荣需要,汲黯无论是出于自己‘当今潜邸心腹’的政治标签,还是为了保留黄老学最后的火种,都大概率会站在刘荣这一边。

但在那之前,汲黯还是想要好好考虑考虑:本次奴籍案,究竟是因何造成,未来应当如何避免。

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实干派了。

——大理赵禹,作为法家如今的代表性人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能让儒家吃瘪的事,本身就足以让法家弹冠相庆!

更何况此次奴籍案,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奴隶栾大以下犯上的社会秩序被破坏,还是官商勾结所暴露出来的贪污腐败问题,都让赵禹干劲十足。

儒家提倡大宗族、地主经济,以乡绅治国;

而法家,则提倡小家庭、小农经济,以高压强权治国。

二者立场、观念截然相反,对待事物的态度,自然也就呈现出两个极端。

——宗正刘辟强,作为老刘家的长者,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刘荣这一边。

毕竟此次的事,刘荣并不是要惩治自家亲戚,拿刘氏宗亲开刀。

对于老刘家的宗室,以及作为宗室代表的宗正卿而言,只要天子没想搞自家亲戚,那无论天子做什么,都是必须要支持的。*搜`搜,小/说\网? ?更`新+最¢全¨

毕竟天子、宗亲与宗庙社稷,那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同样对刘荣无条件支持的,自然还有先帝遗臣:郎中令周仁,故义渠王子:少府公孙混邪,以及天子刘荣的母族外戚:主爵都尉栗仓。

算下来,九卿当中,大农、太常、执金吾、宗正、郎中令、少府、主爵都尉——足有七人,是或站在天子荣这一边,或不掺和此事的。

余下二人当中,大理赵禹,无条件支持一切让儒家不爽的事——包括此次奴籍案,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冲击。

唯独剩下太仆窦彭祖摇摆不定,却也大概率会站到刘荣这一边。

——甚至都不可能中立!

毕竟窦彭祖,并不像体验第二次作为外戚,却被天子雪藏的滋味。

如此算下来,真正对此番奴籍案,以及天子刘荣对待奴籍案的态度不满,亦或是心有微词者,也就是丞相窦婴、御史大夫卫绾二人。

嘿,巧了么这不是?

俩儒!

明确了可能存在的‘敌对势力’,并确定‘敌方’为少数,‘我方’为多数,天子荣本就算不上紧绷的心绪,不由得更加放松了些。

自然,也就不急着将话题引入正轨了。

——先和同为三公的大司空韩安国,聊一聊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以及大司空这一职务设立后,所遇到的问题、阻碍等。

总的来说,对于韩安国这个大司空,刘荣还算满意。

早在针对朝堂公卿重臣进行改制时,刘荣便已经明确了新三公、九卿属衙的职责规划。

新体制下的丞相,与旧体制下并无不同,仅仅只是相府国库的财权,被加了一道保险锁。

御史大夫本人,则和御史大夫属衙分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