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513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人拦在国门外。

还是该种地种地,该干活干活。

又传来河套马邑战役获胜的消息,这倒是可以更隆重的庆祝一下。

毕竟再怎么说,河套夺回来了。

开疆拓土不说,尤其还是开的这么一片特殊的土地。

有了河套,汉家不再缺牛、马,百姓民或许就可以和秦时那样,以牛耕犁。

军队也必然能组建起骑兵,从此不再被匈奴人的骑兵当狗遛。

但庆祝完了,也仍旧还是要生活。

便是高阙之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即便整座长安城,都被一股浓烈的欢欣、喜悦所充斥,但终究也仍是庆祝而已。

庆祝完了,人们便不会再整日整日的想起、提起这场战争。¢x?x~s/s\y*q′.·c_o^m,

生存。

底层民众,要竭尽所能,穷其一切,来保障自己的生存。

而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具体的某个人——某个没有参战的个人,带来太过显著的利益、又或是生活帮助的。

事实上,不单底层民众如此。

官方的郡县政府,乃至于长安朝堂,其实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类似的情况存在。

当然,并不是说官府、朝堂,也和底层民众一样‘生存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生存之上,故而无心关注战争。

而是因为官府、朝堂,有许多除战争之外,仍需要关注——甚至更应该关注的事。

好比某个县,又要维护当地治安,又要处理当地的刑事、民事案件,还要收缴赋税、疏通水渠、维护道路。

你问他,为啥不关注高阙之战?

是真的没空啊……

一个县尚且如此,更高级别的郡,乃至长安朝堂中央,那就更是不必赘述。

几乎每一天,长安朝堂中央,都要接收到天下各地送来的海量事件,需要进行决策。

往大了说,谁谁谁图谋不轨,意图造反啊

某某地遭遇灾害,需要赈灾啊

又或是某某人、某某地发生‘天启’事件,需要长安朝堂中央,去解读上苍启示的具体内容之类。

往小了说,某某郡某某县要开条新渠、建条新路啊

某个地方的某些群众,因为什么是而对当地政府不满啊

等等。

需要长安朝堂关注、解决,并做出决策的事,堪称海量。

而且不是积攒起来的海量,而是每一天,都以海量的速度暴涨。

也就难怪秦始皇嬴政,忙的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批阅奏疏时反复拿起、放下竹简,最后都把肩膀给累坏了。

简而言之:长安朝堂很忙。

作为朝堂中枢,是没有办法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场战争之上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长安朝堂中枢对某场战争的关注,也仅仅局限于:战争爆发前,有司公卿重臣商量一下怎么打,派谁去打,什么时候、在哪里打。

商量好了,再由少府去负责具体的物资调配,战争就可以开始了。

开始之后,大家就都各忙各的去了。

忙累了,办公办的头昏眼,腰酸腿疼的时候,借着伸懒腰的功夫,同身旁的属官问上一句:打得怎么样了?

这便到头了。

再然后,便是战争结束,捷报或噩耗传回,大家再根据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如果胜利了,该如何安排庆典;

如果失败了,该如何将后续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如何弥补战争失利,为汉家所带来的政治打击。

以及: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同样会存在的:有功将士封赏,以及阵亡将士抚恤。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于长安朝堂中央而言,战争,也同样只是有司官员工作的一部分。

就像廷尉的官员,本职就是审理案件、惩处罪罚;

太仆的官员,本职就是天下马政,捎带上天子仪驾等等。

长安朝堂的责任,便是在汉家发生一切变故、突发情况时,作出相应的应对,又或是在事前进行谋划、引导,来让事态按照有利于汉家的方向发展。

而战争,仅仅只是长安朝堂中央,所需要解决的无数事件、所需要面对的海量决策当中,相对比较重大的其中之一。

且战争决策的确立,以及战争最终的走向、胜败,会对政局造成较大的、较为直观的直接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