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91章 捷报

第491章 捷报

年的时间,究竟有多少汉家军、民,死在了匈奴人的马蹄下,又或是被掳去草原,为奴为婢?

刘荣大致得出的数字是:军中将、帅,战殁几近十万!

致残者数以倍计,受伤者不计其数。

为了抚须阵亡将士,汉室朝堂中央光是抚恤金,就发出去了近百十万万钱——文景年间足足五年的农税收入,被当做边防将士阵亡抚恤金发了出去!

军人尚且如此,百姓民,只能说是让人不堪直视。

五十二年时间,死在匈奴人马蹄下的百姓,数以十万计。

被掳走,记失踪,或被匈奴人致残,而后不能生活自理者,远超百万……

要知道如今汉室,人口也才不过三千万啊……

即便考虑到传承、迭代,自汉兴至今,汉家总共也才拥有过不超过一万万白姓名。,搜+搜·小?说,网\ /免,费\阅-读?

一万万人,却有不止百万人,或死在匈奴人马蹄下,或被匈奴人掳去草原,为奴为婢,生不如死。

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比例。

你能想象到你认识的人——亲人也好,相邻也罢,亦或是朋友、同事,平均被一百个人,都因外族入侵而死亡/失踪吗?

尤其这还是平均比例!

实际上,这些数字,绝大多数都被北方沿墙地区的百姓所承担!

所以应该问:你能想象你认识的当中,隔三差五就会死一个、丢一个吗?

你能想象某个你去过的村子,就像是楚门的世界般——每隔几年就要换一茬人,且丝毫不带重样的吗?

你见过一座城池内,找不到哪怕一个活物吗?

你见过能将河流堵住、能在山里堆的比山巅还高的人类尸体吗?

你,能想象到一场战争后的第二年春天,你赖以为生的饮用水,仍旧泛着血液的猩红色吗……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过去这五十二年,虽非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当中,华夏文明最黑暗、边境百姓最悲惨的一段时间,却绝对是前所未有,往后即便会有,也绝不会有人希望有的黑暗岁月!

再来回过头,看这场高阙之战。

参战部队十万人以内,总阵亡人数五千上下,不到半成。

很多吗?

尤其这五千多英烈当中,还有大半都是因为极端天气、极端条件行军,而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真面战场上,汉军的阵亡率,控制在了2%以内!

在过去,谁敢奢求如此低的阵亡率?

好,再一并算‘伤亡’。

郅都所部,战前减员阵亡近三千,战中伤、亡共近二千。

程不识所部中军主力,总伤亡两千。

全部加起来,高阙之战的总伤亡率,为7000/85000。

8%出点头,仍旧不足一成。

——总伤亡率不足一成!

自有汉以来,别说是北墙战事,便是平顶异姓诸侯、宗亲诸侯之乱,又有哪一场战争的伤亡率,是能控制在一成以下的?

是,军队的阵亡率超过一成,就会军心不振,超过两成就会军心涣散,超过三成,便随时可能会溃散。

这条定律,几乎适用于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乃至于绝大多数后世近现代部队。

但这里的标准,是阵亡率,而非伤亡率!

伤亡率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只需要还原这样一个场景,就可见一斑了。

你是一个兵卒,和其余九名同袍一起,共同保卫一段城墙。

守城第一天,和你紧挨着作战的朋友,战死了。

第三天,你的伍长战死了。

第四天,你同村的乡党,一个半大小子,也战死了。

城墙上,只剩下你们七个人。

你是什么心情?

你还有信心守住这段城墙、打赢这场战争吗?

即便有——战争结束后,你回到家乡,如何面对你的乡邻、你上官的遗孤遗孀,以及你朋友的父母双亲?

同样的场景:你还是个兵卒,也还是和九个战友守一段城墙。

第一天,你的朋友、乡党、伍长,都负伤被送下城墙了。

当晚下城墙,你还去看了他们。

他们伤得有轻有重——朋友被划了一道口子,乡党被刺伤了小腿肉,伍长被砍断了几根手指。

你有点难过,但还远远没到无心作战的程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