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47章 快刀斩乱麻

第447章 快刀斩乱麻

批为‘一代不如一代’。

即便这并不是申屠嘉的错,而是张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丧失了继任者推荐权,申屠嘉也还是无法避免被排斥一段时间。

再比如刘舍。

如果当年,刘舍接的不是周亚夫的班,而是老丞相申屠嘉的班,并得到了申屠嘉的举荐;

甚至于——哪怕得到了周亚夫的指定,刘舍为相初期的工作,也不会开展的那么费劲。

所以,刘舍方才这一番表态,看似平平无奇,可有可无;

但实际上,却是在这朝议之上、在正式的政治场合,以前一任丞相的身份,认可了即将成为新一任丞相的窦婴。

如此一来,等窦婴入主相府,朝堂内外——至少那些和刘舍共事比较愉快的人,就不会再排斥窦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刘舍的认可,甚至补全了窦婴这个新任丞相的部分合法性!

至少在如今汉室的政治大背景下,朝堂内外基本都是这么认为的。

刘荣快刀斩乱麻,刘舍也半点不含糊的表了态,丞相的位置,这便是定了下来。

剩下的,就只剩下奏请东宫,卜卦问吉,以及正式祭天拜相等手续。

基本都是走个形式。

——东宫窦老太后,难不成还能反对窦婴拜相

负责卜卦问吉的太常官员,难道还敢占卜占出‘老天爷不让窦婴为相’的卦象

显然都不可能。

华夏上下五千年——至少当今汉室,是神为皇帝服务,而不是皇帝为神;

甚至就连神,都得先得到汉天子的敕封,才能真正成为‘神’……

“魏其侯即为相,则御史大夫出缺。”

“又新设大司空一职,亦缺。”

“——朕意,故内史韩安国,擢大司空。”

“又卫尉建陵侯卫绾,擢御史大夫。”

“诸公以为如何”

还是那句话。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公卿大改制,外加刘舍离任,三公九卿体系已经乱成一团;

御史大夫、大司空,都是除卫绾、韩安国外,再没有第二个合格备选。

既然都只有唯一的选择,那与其纠结,还不如直接定下来。

对于卫绾升御史大夫,大家伙儿明显意见不小。

——卫绾

——凭什么!

一个郎中令出身,比二千石的小虾米,因吴楚平乱有功,更军功封侯,才勉强官升一级,做了二千石的中尉。

从二千石的中尉,转任中二千石的卫尉,已经是跳过真二千石——连升二级了!

这才没几年,又要从平平无奇的九卿:卫尉,直接提拔到三公一级的二号:亚相御史大夫

还有天理吗

还有法律吗

刘荣并没有否认公卿百官所提出的意见。

却也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简简单单扔回了一句:那我问你;

除了卫绾,还有谁能做御史大夫

这下,大家伙儿就都消停了。

反倒是韩安国上大司空,几乎没人有意见。

——韩安国当年从梁国入朝,本身就是因为御史大夫出缺;

若不是横空跳出来个魏其侯窦婴,外加‘入朝直接做亚相’多少有些不妥,韩安国当年就该的御史大夫!

现如今,在内史任上锻炼了几年,韩安国已经是充分证明了自己。

若不是三公一级多出个大司空,韩安国直接做御史大夫,那也是没人能跳出毛病的。

——至少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反对意见会比卫绾要小很多。

于是,三公一级正式确定:窦婴,卫绾,韩安国!

直到三个人都确定下来,大家伙儿才发现一个问题。

这特么……

怎么儒里儒气的……

丞相窦婴——当世大儒,窦氏外戚牌面。

御史大夫卫绾——因驾马技术而得太宗皇帝赏识,郎官出身,先后离任中郎将、中尉、卫尉;

履历看似是偏军方,实则学术上,却无比讨厌法家和家!

用卫绾自己的话来说:为人臣者,就该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啥乱七八糟都不去想,君王怎么说,臣下就怎么做。

而不是像法家的酷吏、家的说客一样,整日里叽哩哇啦个不停,胡乱出主意!

这样一来,卫绾的学术成分——至少是学术倾向,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了。

讨厌法家、家;

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极其看重上下尊卑。

这特么不还是儒家那一套么……

好你个卫绾,行伍出身,居然还特么是个儒将……

唯独大司空韩安国,稍微好一些——早年随邹县田生,治《韩非子》和杂家学说,行事作风又多少有些家的影子。

很显然,未来的三公之二:御史大夫卫绾和大司空韩安国,指定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韩安国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