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四处乱跑,根本找不到人。
你为他去干吗?追星星。追赶星辰运转,观察、记录、测算……对于这样一群天文学家、神学家而言,入朝为官?一年到头都在固定的地方坐班工作?想都别想!就这帮疯子,能隔个一二十年,甩一个没培养好的边角料出来,到长安来做观星官,刘荣都得谢他八辈儿祖宗……“公故为博士时,朕虽尚年幼,然于长安、于庙堂之高,公,也算是故人了。”“今日策问,便不讲其他——便已今我汉家之大弊为题,请公,畅所欲言。”一阵寒暄、唏嘘过后,刘荣终还是把话题拉回了正规。——策问!用后世人更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面试。至于先前,公孙弘等人考卷进谏?刘荣表示很高兴。能有人——尤其是还没进入朝堂、半点权势都没有考生,敢在科举考场上,用试卷给自己写谏书,刘荣非常高兴。尤其此番,本就是刘荣故意卖个破绽,来看这些考生们的反应。最终结果让刘荣非常满意。眼下,若是换做其他的年轻人,如郑当时、主父偃之类,刘荣或许还会玩儿一玩儿恩威并施,稍微吓唬一下年轻人。但对公孙弘,却完全不需要。——估计公孙弘从始至终,都知道刘荣如此作为的目的;乖乖奉上那纸谏书,也不过是配合刘荣表演而已。接下来,才是今日殿试真正的戏肉。刘荣也将凭借这个时代特有的策问,来考验一下考生们的成色。当然了;近千名考生,刘荣根本见不过来。所以,就见一见这几十个大概率有天赋、未来会有成就的杰出者,也就可以了……“呵……”“当真如传闻所言;”“陛下,还真是雷厉风行……”刘荣一出题,公孙弘便不由为之一愣。片刻后,又哭笑着摇摇头,似是友人般,戏谑调侃了一下刘荣的单刀直入。又眨眼的功夫,公孙弘身上,那好似邻家老爷爷般和蔼、慈祥的气质,便已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刘荣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一股令人本能直起腰杆、绷起面容的肃穆,和庄严。“臣,愚见。”“今汉家之弊政,内外各三。”“——于内,首为宗藩割据,次为吏治混沌,再,为苛捐杂税。”“于外,首为北蛮匈奴,次为岭南百越;”“再,则为东北朝鲜……”铿锵有力的一番话,便算是拉开了这场史诗级策问的序幕。而公孙弘的政治智慧,也随着这看似平平无奇,任谁都知道、都说得出来的几个‘问题’被提出后,逐渐被完整展现在了刘荣的面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