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源天法地之永夜之殇 > 短篇历史 朕在元末,乞丐开国(下)

短篇历史 朕在元末,乞丐开国(下)

侍立在朱元璋身侧稍后,如同最忠实的影子。*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他褪去了最初的青涩与惶恐,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紧抿的嘴唇透着一股狠劲。他是朱元璋最锋利的匕首,指向哪里,便刺向哪里。

文臣一侧,李善长身着半旧的儒衫,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他垂手恭立,姿态谦和,眼神却温润中透着洞悉世情的精明。粮秣簿册、抚恤章程、流民安置……所有繁杂琐碎的政务,在他手中变得条理分明,如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维系着濠州命脉的巨网。他是基石,是这乱世中难得的“萧何”。

而真正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李善长身侧那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刘基刘伯温。他手持一柄陈旧拂尘,眼神深邃如渊,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仿佛看透一切却又超然物外的笑意。昨日席间一番“反客为主”,将陈友谅的使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其智近妖,已令所有人敬畏有加。他是朱元璋的“张良”,是这盘天地棋局中,执子落子的关键人物。

稍显不和谐的,是立于武将队列靠前位置的朱文正。作为朱元璋的亲侄,他身量颇高,面容与朱元璋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几分沉凝,多了几分世家子弟的矜持与不易察觉的阴鸷。他穿着崭新的千户铠甲,眼神闪烁,不时扫过主位上的叔父,又掠过徐达、常遇春等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不甘。

堂下,还有几张年轻而充满锐气的面孔。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年方十六,却已身形挺拔如青松。他面容俊朗,眼神清澈而坚定,紧抿着嘴唇,努力模仿着徐达的沉稳,但少年人特有的蓬勃锐气依旧难以完全掩盖。他站在汤和身后,如同初生的虎犊,渴望证明自己。

另一位,则如出鞘的毒匕——蓝玉。他年纪比沐英稍长,鹰鼻鹞眼,眼神锐利得近乎刺人,嘴角总是习惯性地向下撇着,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戾气。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勇猛狠辣不下于其姐夫,却少了那份粗豪中的赤诚,多了几分野性的贪婪与不羁。他站在常遇春身后,抱臂斜睨着朱文正,毫不掩饰眼中的轻蔑。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堂中一个更小的身影上。那是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穿着合体的锦袍,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挺直腰板,站在朱元璋身侧稍前的位置。他便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虽然年幼,但在这肃杀的帅府之中,在父亲那无形的威压笼罩下,他努力维持着仪态,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早慧和谨慎,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堂下这些或威严、或凶悍、或睿智的叔叔伯伯们。

!“陈友谅的使者走了。”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如同冰冷的玉石相击,“带着朕的‘问候’。”他嘴角掠过一丝冰冷的弧度。

“哼!便宜那狗贼了!”常遇春忍不住瓮声瓮气地哼道,“就该让老子带兵追上去,砍了他的狗头带回来!”

“匹夫之勇!”朱文正立刻抓住机会,斜睨了常遇春一眼,带着世家子弟的优越感,“杀了使者,徒然激怒陈友谅那数十万大军,于我濠州何益?叔父深谋远虑,虚与委蛇,方为上策!”

“你!”常遇春豹眼圆睁,虬髯倒竖,手按刀柄就要发作。

“够了!”朱元璋一声低喝,如同寒冰冻结。常遇春如同被掐住脖子的猛虎,硬生生压下怒火,狠狠瞪了朱文正一眼。朱文正则微扬下巴,略带得意。

朱元璋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如同冰冷的刀锋刮过,最后落在朱文正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文正,遇春性烈如火,却是朕的虎将。你身为宗室,当知进退,懂分寸,以大局为重。”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

朱文正脸色微变,连忙躬身:“侄儿……侄儿知错。”额角渗出细汗。

朱元璋不再看他,目光转向刘伯温,语气转为郑重:“伯温先生,依你之见,陈友谅收到张定边回报,会如何?”

刘伯温拂尘轻摆,悠然道:“回大帅。陈友谅性如烈火,骄狂而多疑。张将军带回的消息,虚实相间:我濠州军容整肃,元军内部不稳,更有张士诚、方国珍等强邻环伺。其必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却又投鼠忌器,深恐后院起火。依贫道推演,其近期必不敢大举来犯,然小股试探、威逼利诱,断不会少。其意在……迫使我军屈服,或乱我军心,为其日后鲸吞扫清障碍。”

“先生所言极是。”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寒光闪烁,“那朕,便让他这口恶气,憋得更久些!”他目光陡然锐利,扫视全场,“元狗断粮日久,军心涣散,已成冢中枯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