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当以堂堂正正之姿,挫其锋芒!使者,见!但要让他看看我濠州军容!看看我濠州上下同仇敌忾之心!更要让他知道,我濠州,非其可轻辱!使其心生忌惮,不敢妄动!为我军休养生息、破元之后,再与其一决雌雄,赢得时间!”
“徐将军此言,深得兵法虚实之要。”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角落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然的老者,不知何时已悄然立在李善长身侧。他眼神深邃,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洞察世事的笑意。正是朱元璋以重金礼聘、名动浙东的隐士刘基刘伯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伯温缓步上前,对着朱元璋微微一揖:“贫道刘基,见过大帅。”他目光扫过堂上诸将,最后落回朱元璋身上,声音清越:“徐将军所言‘堂堂正正,挫其锋芒’,乃阳谋正道。然陈友谅此人,性如豺狼,骄狂而多疑。仅示之以强,恐难使其知难而退。贫道不才,愿献一‘反客为主’之策。”
“哦?”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先生请讲!”
刘伯温捋须,娓娓道来:“其一,大帅可盛情接见使者,礼数周全,使其无可挑剔。席间,大帅可痛斥元虏暴行,慷慨激昂,表明誓死抗元、绝不妥协之志!更要‘无意间’提及,元军因粮草被焚,军心浮动,已有数位将领暗中遣使,欲献城归降于我!”
此言一出,堂上诸将皆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精光!李善长更是抚掌暗赞:妙!此乃离间计与疑兵计并用!
刘伯温继续道:“其二,大帅可对陈友谅弑主之举,表示痛心疾首,言‘徐公(徐寿辉)乃我辈楷模,不幸为奸人所害’,哀叹不已。更要‘推心置腹’地告诫使者,汉王新立,根基未稳,江南群雄如张士诚等,皆虎视眈眈,劝其当务之急是稳固内部,切莫因小失大,为他人所乘!”
“其三,大帅可允诺,待破元之后,愿与汉王‘会猎于江南,共商大计’!此语,既留有余地,又暗藏锋芒,更将陈友谅的注意力,引向张士诚等潜在对手!”
刘伯温说完,对着朱元璋又是一揖:“此三策,虚虚实实,以守为攻。示强以慑其心,示弱以骄其志,示利以分其神。陈友谅闻之,必疑我濠州有恃无恐,元军内部不稳;更惧后院起火,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可为我军赢得喘息之机,从容破元,再图南进。”
堂内一片寂静!所有将领都被这环环相扣、算无遗策的计谋所震撼!徐达看向刘伯温的眼神,充满了凝重与钦佩。常遇春挠了挠头,虽觉这弯弯绕绕不如他提刀砍人痛快,却也明白此计之高明。朱文正脸色则有些难看。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第一次燃起了毫不掩饰的、如同发现稀世珍宝般的灼热光芒!此人之才,远胜其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刘伯温,当为朕之张良!
“好!好一个‘反客为主’!”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与决断,“先生此策,深得朕心!便依先生之计行事!”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带着一股君临天下的决断:
“李善长!”
“属下在!”
“立刻备下最隆重的宴席!美酒佳肴,务必丰盛!更要显出我濠州……粮草充足,士气高昂!”
“遵命!”
“徐达!”
“末将在!”
“点齐你本部精锐!铠甲鲜明,刀枪耀眼!于帅府至驿馆沿途,列队相迎!要让那使者看看,我濠州儿郎的虎贲之气!”
“得令!”
“常遇春!”
“末将在!”常遇春声如炸雷。
“你率本部骑兵,于城外十里处,来回驰骋演练!烟尘要大,声势要足!让使者以为,我有精骑无数,随时可出城野战!”
“哈哈!末将领命!定让那狗屁使者吓破胆!”常遇春摩拳擦掌。
“朱文正!”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侄子身上。
“侄儿在!”朱文正连忙应声。
“你负责……陪同使者。”朱元璋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好生‘款待’,言语间,可多提提……张士诚在苏湖的富庶,以及他对陈友谅‘弑主’之举的……‘义愤’。”
朱文正心领神会,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侄儿明白!”
“刘先生!”朱元璋最后看向刘伯温,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