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这种认知?
1. 看人时不过度理想化
? 领导再强也是个普通人,会焦虑、犹豫、拍脑袋;
? 偶像再亮眼也要吃饭、谈恋爱、拉屎——他们也有隐秘的、无法公开的一面;
? 所以,不要卑微,也不要崇拜,保持理性和边界感。
2. 看自己时不过度苛责
? 你也有自己的优点,只是媒体和社会不会帮你放大;
? 不完美不是罪,是常态;
? 你看到别人的光,是因为他们开了聚光灯;你看不到自己发光,是因为你站在了背后。
3. 看待成功时更加理性
? 成功不是“脱胎换骨变成神”,而是“人带着缺陷完成一些目标”;
? 不必等自己“变得完美”才去尝试事情;
? 有很多你以为“高不可攀”的人,其实只是“先开始了而已”。
?
六、哲学上的呼应:从庄子到叔本华
你这句话,其实也与很多哲学家的思考不谋而合。
▍庄子:“圣人无常师”
庄子认为,圣人与凡人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视角不同。他强调“齐物论”,即万物平等、众生无高下。真正的智慧不是追求“超人”,而是接受万物之常,平视万物之性。
▍叔本华:“生活近看是悲剧,远看是滑稽剧”
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崇拜他人,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被剪辑过的“故事版本”。一旦靠近,生活的琐碎与丑陋就会暴露出来。
这与“远看是山,近看是屎”几乎是同一种智慧。
?
七、结语:真正的平视才是真正的尊重
你说:“都是人”,这四个字里,其实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 它是对“神化思维”的终结;
? 是对“过度比较”的释放;
? 是对“真实人性”的接纳。
不是消极,不是讽刺,而是清醒、宽容、平视。
?
真正的成熟,不是看到别人闪光就自卑,也不是看到别人失误就鄙夷;而是看清了别人不完美,还能坦然面对,看清了自己不伟大,还能继续努力。
你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心中不敢说的“真相”,它不是“破坏”,而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