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安全吗?”
杨启航没有直接肯定。
“任何东西都会有它好的一面,也会有它好的一面。”
“自然会有对人有益的转基因,也会有对人有益的转基因。”
“我们寻找的是可以满足火星移民正常需求的食物,自然要尽量使用有益的变种。”
“现在的很多转基因,大多数是为了驱虫,抗病害等。”
“这类转基因,主要是通过分泌有害物质来达到目的的。”
“像抗倒伏这类的主要是用来增强植株韧性的,自然有害的可能性很少。”
“火星植物的研究,主要方向是低气压下,和火星空气下可以正常生长的植株。”
“改变的是低气压生存能力和火星环境生存能力。”
“说不定,不但无害,还能提高火星移民的生存能力。”
“火星植物很可能会向人体提供可以在低气压下,火星空气中,生存的物质。”
“说不定,通过火星植物的改造,我们可以摆脱增压服那。”
杨启航说的异想天开。
凯瑟琳大概明白了杨启航的意思。
利用改造的植物,一定程度上改造人类。
这是一个新课题。
说不定真的可以研究出什么厉害的东西来。
凯瑟琳思维发散。
“那样的话,那火星移民,和我们还是一样的人吗?”
“会不会造成人类的分裂。”
“那样的话,很可能引起巨大的冲突。”
“你也说了基地车的事情,”
“如果我们真的研究出了机械之母,那其他星球的科技发展差距和蓝星会无限缩小。”
“有了充足物质支持的火星移民,会不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这是不是很危险?”
杨启航愣了一下。
因为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距离太遥远了,当年大航海后期,鹰酱就是这么来的。
难免不会再出现一个火酱,金酱,水酱。
尤其是在蓝星人和火星移民出现身体上的明显不同的时候。
这种分歧会无限扩大。
“那是以后的事情,让后人去头疼吧。”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早就不是什么独一无二的了。”
“也许人工智能会成为我们的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