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淼还在录音棚协商最后一点专辑的气质,除了个别mv要去国外拍,剩下的基本上已经全部完工了。
他也翻到了这一页,居然发现有人贴出了这种图。出于某种小黑子的直觉,顾淼点开了其中的几个评论专业性不行的账号。发现大部分都是三无小号。破案了。是黑粉的流窜作案。“事情变得有趣了起来。”顾淼飞快动手,拼贴了图片,又飞速转了邢瑞提供的一个戏曲大佬的评价。通过姜白石的账号,在底下火速发言:[想多了,戏曲大佬谢顾淼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帮崇古派,要我说,这群吃着皇粮,拿起碗还骂娘的货色,绑到一起也不够顾淼粉丝打的]本来这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直到姜老头出现,他们顺着链接点过去。发现居然是耿老,他早早就发声了,但是账号粉丝量太少,就被大家华华丽丽地彻底忽略。[评《赤伶》烽火中的绝唱,昆曲的现代邂逅——如何去诉说我听到《赤伶》的震撼,首先必须要向大家介绍,赤伶这个词本身的起源,这曾指的是戏曲班社里扮演丑角的演员。他们通过幽默的方式,在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起到了针砭时弊、讽刺社会的作用。昆曲作为传统温吞的国粹艺术,渐渐不再受到现代人的喜爱,直到这一首《赤伶》横空出世,我看到了流行音乐与传统戏腔的融合与再创新,在保持自身神韵的同时,紧跟了大众的口味演变,变得更让人接受。其中编曲融入了大量传统乐器,歌词则化用了桃花扇的内容,顾淼演唱的高音空灵悠远、低音细腻婉转,运用大量戏曲的转腔……有豪情万丈,有温婉细腻之处,歌曲独具‘依字行腔’的国风味道,给人惊艳之感。当传统与时代审美两相契合,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发挥出了新的生命力,而这是老一代的戏曲前人们披荆斩棘,等待了多少年的结果。……望如今的赤伶,任陈词唱穿,跨越千年的传承,让戏曲不再遥不可及,国粹之美,在戏曲的根脉里绽放,这正是华国绵延的文化基因!]毫无疑问,评论区什么黑子,都抵不上耿老的这段话。大家认真看到最后一字,帖子内立马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