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催眠干预
“请坐。”鲍勃教授做了个手势。
三人落座在靠窗的环形沙发上。
窗外,京城的夜景如星河般璀璨,与酒廊内昏黄的灯光形成鲜明对比。
落座后,侍者适时地送来饮品单。
温凉正要接过,却见鲍勃教授直接对侍者说:“给这位女士一杯温热的洋甘菊茶,加蜂蜜。”
他转向温凉,“你最近睡眠不好,这个会有帮助。”
温凉惊讶地看向鲍勃教授,露出了“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鲍勃笑了笑,“我的病人,很多都会有失眠的情况。”
焦虑,紧张,失眠,心理问题,通常是相伴而生,他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了。
温凉闻言点头,“谢谢。”
鲍勃教授没有急着询问温凉的情况,而是和霍东城聊起了他在中国的见闻。
侍者送上饮品。
温凉捧着温暖的茶杯,氤氲的热气中洋甘菊的清香缓缓升起。
她小啜一口,甜润的蜂蜜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茶的微苦,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鲍勃教授这次来Z国已经有半个月时间了。
这半个月内,他去过两个城市,京城这边是第三个,学术会议结束,他就要回去了。
在这三个城市中,他不只进行医学交流,也会抽出一到两天时间游览当地名胜,故地重游——年轻时他就来过Z国几次。
鲍勃教授第一站去的是西安,参观兵马俑。
多年前他就曾去过几次,早就不新鲜了,但每次有机会,他仍旧还会去游览,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温凉捧着茶杯,听着鲍勃教授娓娓道来他在西安的见闻。
教授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某种催眠的力量。
“那些陶俑的面容……”鲍勃教授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杯沿,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没有一个重复的,每一个都是如此独特,就像活生生的人,看似相似却又各不相同。”
霍东城若有所思地晃了晃手中的威士忌杯,冰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类似人类的记忆,每一段都是独一无二的。”
知道他大概要引入正题了,温凉耳朵竖了起来。
“正是如此。”鲍勃教授微微颔首,目光变得深远,“但有趣的是,这些陶俑原本都是彩色的。两千年的时光让色彩褪去,只剩下陶土的本色。”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霍东城,“记忆也是如此,时间会模糊细节,但本质永远不会改变。”
霍东城的手指在杯沿轻轻摩挲:“鲍勃,您不觉得这些俑像更像是一种记忆的容器吗?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却永远定格在某一刻。”
“说得好,艾利克斯。”鲍勃教授露出赞许的微笑,“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秦始皇要造这么多不同的俑像?”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早就解析过,兵马俑是政治、军事、宗教与丧葬问话交织的产物。
但鲍勃教授提了一个有趣的想法,“因为记忆从来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无数个侧面才能完整。”
温凉听了挑眉,倒是也很有道理。
通过庞大的兵马俑,后人可以想象,当年秦朝的军事力量多么庞大,始皇扫六合,多么的雄心壮志。
“可惜的事,那些被发掘后迅速氧化的彩俑,或许保持原状才是最好的保护。”
鲍勃教授轻笑一声:“但考古学家们还是在不断尝试新的保护技术,不是吗?因为真相永远值得追寻。”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温凉,“即使要付出代价。”
简单的几句对话,他已经明白了温凉要咨询的内容了。
两人的对话在温凉听来暗藏机锋,就像在进行一场看不见的交锋。
窗外的霓虹灯在教授灰蓝色的眼睛里投下变幻的光影,让温凉无端想起那些被深埋地下的陶俑空洞的眼神。
“说到保护技术,”霍东城突然转移话题,“我听说现在可以用分子级扫描重现彩俑原本的颜色?”
“科技确实能还原很多表象。”鲍勃教授慢条斯理地抿了口酒。
“记忆也可以吗?”温凉歪着脑袋问。
鲍勃教授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皮质笔记本,一支录音笔,一个老花镜。
他带上眼镜,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打开钢笔,“来吧,和我讲讲你的问题。”
温凉看了眼霍东城,霍东城轻轻点头示意。
温凉将医生的诊断和自己的困惑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