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从包里掏出信,“喏,你的。¨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信封不大,周刚却隐有所觉,他颤抖着将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接过信封,迫不及待地拆开。
邮递员也有点好奇,看他看着里面的纸张不动,不由伸头看。
周刚看着纸张上那一行铅字,脑海中一片空白。
地里干活的人等不及问,“是不是录取通知书啊?”
邮递员说:“是!”
“哎呦喂真考上啦?咱队里这就出大学生了?”
“这录取通知书长啥样啊?”
大家伙又是好奇又是激动,活也不干,都围过来看,马老爷子也上前,他心里忐忑,咋只有周刚的通知书?
趁着大家伙围着周刚,他小声向邮递员打听,“还有没有咱前进大队的信啊?”
邮递员送了一封录取通知书,心里也高兴,他说道:“暂时没有了,不过听说不同学校录取通知书到的时间不一样,去年最迟的一封都到八月底了。”
哦,是这样啊,马老爷子微微松了口气,还有可能就好。.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而那边被众人围起来的周刚突然一嗓子嚎出来,他拔腿就往队里跑,大家伙摸不着头脑,“他去哪儿啊?”
周刚光着脚丫子,一直跑到办公楼,“长河哥!长河哥!”
他一把抱住苏长河,“长河哥我考上了!我考上理工大学了!啊啊我考上了!!”
从周刚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开始,邮递员又陆陆续续往前进大队跑了两回,邮递员都感叹,“你们大队今年考得真不错啊,都考上三个了。”
除了周刚考上省城理工大学,剩下两个人,分别是葛小莲,以及和温瑜一起招工进厂的另一个男知青周坤,他们两个一个考上了省城师范学院,还有一个考上了黑省机械学院。
虽然比周刚的理工大学要差一点,但两人都很满意了,那个知青周坤当即就请假回家,苏长河理解这种迫不及待跟家里人分享喜悦的心情,大手一挥,“请吧,请吧。”
而除了这三封录取通知书,队里其他人一点消息都没有了,马老爷子面上说:“长河报的是首都的学校,录取通知书寄过来肯定比省城学校迟。′j_c·w~x.c,.!c+o-m.”
心里不是不担心,他借口去公社办事,悄悄找到邮局打探消息。
连苏长河私下里都和马蕙兰说,“咱不会真的没考上吧?”
不应该啊,按照估的分,就算他俩报的学校今年录取分数比前两年高几十分,他俩分也够了呀?
第68章 状元
苏长河都等得没脾气了,他暗戳戳打探起明年的高考要求,结果发现从明年开始,考生竟然不能超过二十五周岁。
苏长河的心都凉了。
马蕙兰比较淡定,她安慰道:“你不是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了吗?大不了咱俩考研究生去,研究生总不能也限制年龄吧?”
苏长河:我一个大学都没上过的人,直接往研究生蹦?蕙兰同志,你对我的滤镜是不是开得太大了?
苏长河忐忑、焦急又心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偏偏在外面还不能表现出来。
面对队里人担忧的眼神,苏长河十分淡然,“这有啥?全国那么多人报名考试,人才多了去了,没录取我,只能说明我还不够优秀。”
大家伙不肯面对这个结果,长河还不够优秀啊?那其他人还得优秀成啥样?
单大娘家,一家子吃了晚饭,在院子里乘凉,单大娘男人马有粮就说,“没道理呀,周刚他们三个比长河差远了吧?他们咋能考上?”
他小儿子马庆华道:“爹,你不知道,这能不能考上,不光看自己考了多少分,还得看人家学校要多少分!”
马庆华打比方道:“就好比周刚,他现在的分够省城理工大学,可要是当时他报了个更好的学校,人家学校要的分数更高,他的分就可能不够,那他就没戏了。”
“是这么回事啊,”马有粮问:“那长河报了啥学校?”
“京大!全国最好的学校!”
单大娘听明白了,不由惋惜道:“哎呀!长河就是报的学校太好了,要不然指定能考上!”
队里人也是这个想法,他们比苏长河还懊恼,都恨不得回到填报学校的时候,拉住苏长河劝,“长河哪,咱别报最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