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静默运转,
十数席决策者仍在运筹帷幄,而他们心中,
共同燃起了一束光——那是蓝星最后的诺言。
…………
此时,神行基地中央控制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峰的身上。
他站在指挥平台的中央,身影高大而坚定,
仿佛是一道不可撼动的屏障,隔绝着所有人类的恐惧与不安。
在他面前,一道黑色的漩涡悄然展开。那是一片深邃的虚空,
漩涡边缘宛若扭曲的星河,旋转着吞噬周围一切光线的黑暗力量,
如同宇宙深处的某种原初之眼,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在那一刻变得粘稠,沉重得几乎让人难以呼吸。
陆峰微微皱眉,声音平静却透出一丝凝重:
“我的能力目前还无法做到精准锁定,
只能将目标送往一个大致的宇宙区域。
这个范围……很宽泛,我无法控制具体位置。”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力感。
哪怕是他——如今被视作人类最后希望的男人——也并非全能。
那一瞬间,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掠过一抹自责。
“所以我想,小欠二号之所以提出制造十万个本体,
应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陆峰继续说道,声音中恢复了坚定,
“这样一来,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星系外围的广阔空间,提高搜索效率。”
大厅内的人群微微骚动,所有人都能理解陆峰话语中的含义。
十万个探测体,即使只是一种侦察单位,
对于现在资源极度匮乏的蓝星而言,
也已是天文数字般的负担。
“不过……”陆峰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以我对小欠二号本体性能的了解,哪怕是十万个,
恐怕也远远不够。如果能够扩展到千万级,
甚至是亿级……那么,我们就有更大概率,
不仅发现收割者文明的踪迹,
还能在不被他们瞬间摧毁的情况下,将消息传回来。”
此言一出,控制大厅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后,纪老的声音响起,他站在一旁,
脸上的皱纹深刻而沧桑,却掩盖不住目光中的锐利和智慧。
他缓缓开口:“你说得对,陆峰。但你也知道,
小欠二号的机体,每一个都需要极其复杂的材料和精密的能量驱动系统。而我们现在——”
他顿了顿,轻轻叹息一声,语气中满是沉重,
“——我们蓝星的资源,在经历了这场连绵不断的浩劫之后,
已经所剩无几。能源紧张,制造能力下降,
全球的工业链几乎瘫痪。想要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十万个已经是奇迹,
再往上……几乎不可能。”
听到纪老的话,控制厅内一阵低沉的气氛蔓延开来。
不少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低下头,神情黯然。他们清楚,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现实的无情限制。
夏菲站在孙晴身边,望着前方那道始终挺拔不屈的身影,
她的心里却第一次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心疼。
那个在人类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在众人前显得无所不能的男人,
此刻也被现实的铁墙所困住。
孙晴却敏锐地注意到了陆峰眉宇之间那一闪而过的焦虑。
她曾无数次看见陆峰在最绝望的局势中冷静自若,
可唯独这一次,他的眼神中,隐藏着一抹深深的担忧与……孤独。
两人目光相交,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那份无言的沉重。
但陆峰并没有让这份气氛继续蔓延。他猛地收回情绪,
声音中再次带上了坚定与冷静。
“我知道困难重重,但我们必须要试。”他说,
“我们可以从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优先倾斜给小欠二号项目。
以现有的工业能力为基础,结合流浪者文明的技术,
优化材料提取和制造流程,或许我们还可以争取多制造一部分。”
纪老点了点头,“的确,我们流浪者文明在微型制造、
能源压缩领域有一些独特的技术,可以尝试融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