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询问,只是简单回答道。
“大帅放心!第三镇还是忠于大帅的。”
由于潘金山还不是奋进会的成员,卫靖海只是说第三镇忠于滕毓藻,并没提潘金山。
只是滕毓藻已经明白,即便胡殿甲不和他一条心,他的那些昔日旧部也左右不了第三镇。
这不只是第三镇的大多数军官,应该都还能靠得住的问题。
而是他将胡殿甲和潘金山对调的原因,事前就已经隐晦地告诉过卫靖海,他们不应该没有所防范。
如今看来,应该已经早已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了。
“夏元寿的那一镇现在到了哪里了,应该已经快过黄河了吧?”
夏元寿的一镇人,是朝廷在滕毓藻的压力下,不得已临时配属给直军出关,防止日俄战争波及关内的,此刻滕毓藻突然又询问起夏元寿的那一镇人。
夏元寿接到陆军部的通知后,就在四川开始收拢分散驻扎在四川境内的部队。
四川境内此时交通极为不便,收拢部队就颇好时日,然后就马不停蹄地一路跋涉而来。
只是出川道路同样极为不便,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乘船沿江而下。
另一条是走陆路,经汉中入陕西,然后再出潼关入河南。
虽然卢汉铁路途径河南,可并不经过距离潼关最近的洛阳,而是在郑州就开始一路南下,直奔汉口。
所以,如果走陆路,在河南还要长途跋涉步行赶到郑州才能坐上火车。
夏元寿的部队在四川集结完毕之后,先是分批乘两艘一次只能装运一个哨部队和装备的小火轮,沿江而下赶到汉口集结,然后再登上火车。
由于陆军部将夏元寿部配属给滕毓藻本就不情不愿,所以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方便,小火轮还是滕毓藻要周寿臣为他们雇的。
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大一些的船此时根本无法通行,跑这一段航运的,除了英国人的船,就是日本人的,很少有其它列强的船跑这条线。
而不知什么原因,英国人和日本人都突然宣布暂停长江上游航线,周寿臣无奈,只好转向国内的公司雇佣船只。
国内的航运公司中,上海的招商轮船说是他们的船只脱不开,周寿臣只得作罢。
除开招商轮船,这个时候只有汉口和上海的两家小航运公司有小火轮,可加到一起也仅有两条不大的船。
这让夏元寿的部队沿江而下的时间,大为延长。
“大帅。”
卫靖海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他们的先头部队昨晚就已经过了黄河,现在应该已经快到保定了。”
滕毓藻略一思索说道,“立即通知保定的车站,拦下火车,你再发电报给咱们在保定的人,命令夏元寿的部队在保定下车,开赴沧州、衡水一线驻扎待命。”
“记着,在电报中要强调,要他不必等部队集结完毕再行动,每到一批部队就立即离开保定,行动一定要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