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如果议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不求受到什么赞誉,更不敢贪他滕兴甫的功劳,只要不会再有人骂我就成了。”
接着李鸿章又自嘲滴说道,“这一次,想不到我李鸿章,恐怕还真要粘滕兴甫这个北洋后辈的光了。”
所谓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的领袖。
左宗棠,作为湘军的著名将领,不仅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还收复了XJ。
张之洞虽然比照前三人稍逊,可也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教育和政治上的改革,都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张佩纶有些忧虑地继续说道,“这些也都还罢了,最主要的是,从这篇文稿中,可以看得出,有浓浓的委屈意味。”
“不只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句,后面这幅楹联,更能让人感觉到,滕兴甫的决绝之意,这会让人不免生出同情之意,对朝廷声誉,大为不利啊!”
李鸿章扼腕叹息道,“你说的大体不差,不过我还从中看到了滕兴甫的激愤和怨念!”
在张佩纶惊诧的目光中,李鸿章一边倒背着双手,不紧不慢地踱着步,一边很有些遗憾地说着。
“你可注意到,‘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这其中何曾有提到大清这个外族一字!”
“华夏和中国,都是自汉唐以来就有的,对咱们汉人国家的称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