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在内,估计会内部有选拔训练赛啥的。
这本来就是能者居之,像是许多老将其实都已经不适合打国际比赛了,也没这个冲劲了,cba反而有不少没打过国际大赛但有一身冲劲的。
苏江男篮队长,排骨战神易立直接报名,他这辈子梦想就是披上国家队战袍打一次奥运会或者世锦赛,这次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再也不想被无缘无故涮掉了。
而且这次这个主管领导可是真正苏江系出身啊,都算是胡卫东的老前辈了。
“宫指导是个好领导,好教练,可以的。”
看到蓝鞋这么快就改朝换代后姜浩也是不再多说,宫鲁明在后世是2012年后唯一拯救了几年中国男篮的一位功勋教练。
他在05年就在蓝馆中心科研部,做大量基础性青少年培训工作,他很少有时间待在帝都的办公室,大多数时间只能奔波于秦皇岛和云南海埂这两个训练基地之间。
他在秦皇岛训练基地大力推动“特体”队(中国特殊体育人才男女篮)训练机制,重点培养中国16岁以下篮球苗子。
此外他还曾联手张卫平开创奥运希望队,这些举措均获得了认可和一致好评。
当时cba各家球队对于青训的投入微乎其微,篮管中心也没有专款支持特体训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宫鲁鸣也不得不放下面子“沿门托钵”,最终他用诚意打动了一家赞助商,对方承诺给予特体队三年的赞助。
而那些年间,郭艾伦、周琦、赵继伟等这批日后征战2015年男篮亚锦赛中的国手们都曾在宫鲁鸣的特体队中打磨过。
除了培养青少年篮球人才外,宫鲁鸣还带头研制了cba体测机制(从2011-12赛季开始实施)和“4+2”cba签约机制(从2014-15赛季开始实施),甚至nba后来的附加赛就是抄袭的宫指导搞的cba机制。
在cba职业氛围尚有所欠缺的当下,体测有助于加强球员休赛期的自觉训练意识,而“4+2”签约机制则会在未来促进人才的流动和联赛的健康运转。
而21世纪前他当主教练的时候除了男篮世锦赛和奥运会没拿到冠军之外,其他亚洲的比赛全部拿到总冠军!
本来21世纪后他就光荣退休做幕后了。
没想到08奥运之后男篮一路下滑,逼得他14年重新出山,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2015年亚锦赛上率领球队荣获冠军,显示出非凡的战略智慧。
可以说宫鲁鸣40年里给予这个国家篮球事业的贡献与职责,早已写进了竹帛。
这并不只是关乎战术策略的调整,宫鲁鸣这位坚定地致力于球队重建工作的名人,也许可以帮助男篮找到突破方向。
姜浩虽然只和他通过几个电话,但他早就知道他是一名敢于创新的主教练,毫不犹豫地舍弃那些已经无法发挥潜力的“旧元素”,重新塑造一支充满活力和斗志的队伍。
也是仅次于蒋兴权的一位本土老派教练。
要不是他现在代职了,姜浩觉得他当主教练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他来引领蓝鞋大方向也行。
因为他的决心不仅仅体现在训练场上,更是在改变那种以胜负论英雄,过分强调个人能力,缺乏团队配合的旧观念上。
推进青训、充实年轻人的篮球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那将为中国男篮的未来注入强大的动力。
当然,最后也是因为心寒了而不干了,可见信人信鬼有多坑。
而宫鲁明在上任通知2小时后就打电话给到了姜浩,也没说自己是他的前辈啥的,直接就诚恳地表示:
“我们需要你。”
“好的前辈,我一定会发扬你和胡教练的悠扬传统的。”
宫鲁明确实是姜浩在cba的老前辈了。
上世纪80年代,身为鲁人的宫鲁鸣一直在苏江钢铁打控卫,控球能力和战术意识较强、比赛经验丰富、擅长组织反击和快攻推进,同时自己具备较强的远投能力,防守同样积极主动,与孙凤武一起组成了江苏男篮的黄金后场。
也就是他自己在球场上这么灵动,才让他教练和职场生涯都很积极主动。
姜浩和这种大人才也不会说废话,直接说道:
“放心好了,我不用威逼利诱,为国出战,不辱使命!!!”
姜浩突然坚定的态度把宫鲁明吓了一跳,心想几天前打你电话时咋犹犹豫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