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之类的角色。然而,所谓的“旧神”“旧日的支配者”,这些称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褒义词,其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便是在过去的岁月中,一切都曾经受到这些强大存在的统治和支配,他们拥有着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或让万物存在并繁荣,或使其遭受摧毁而走向毁灭,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一念之间。
而另一方面,泰坦这种生物对于信仰之力的本质和运作机制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对于信仰神灵的诞生、成长以及其力量的来源和限制等方面,都可谓是了如指掌、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当这些信仰神灵站在泰坦面前时,就仿佛是一本被翻开的书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其所有的弱点和破绽都被泰坦们看得清清楚楚。当泰坦在正面与信仰类的神明进行对抗时,如果他们在某一时刻发现自己难以凭借自身那历经漫长岁月积累起来的庞大能量,与对方通过汇聚了庞大数量的智慧种群所提供的信仰之力相抗衡,那么他们想要获胜或者击败对方的方式其实也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直接。那便是将攻击的矛头转而指向那些信仰之神赖以存在的基础——信奉他们的智慧族群。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泰坦与神灵们之间无数次的战争里,这一招数几乎是屡试不爽、百试百灵,成为了泰坦们在面对强大信仰之力时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尽管泰坦们在漫长的生命里所积累的庞大能量,有时候确实无法与神灵们通过智慧种群那庞大数量汇聚而成的信仰之力相提并论,在正面的力量对决中可能会暂时处于下风。但是,神灵们在多数时候同样也对泰坦们无可奈何,无法真正将其消灭或者彻底压制。于是,泰坦们便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反过来通过对神灵们的信仰基础——那些智慧种群施加威慑和压制,从而达到削弱神灵力量的目的。当泰坦们以其强大而恐怖的姿态出现在这些智慧种群面前时,那些原本对神灵充满虔诚和敬畏的智慧生物们,内心深处很快就会被一种深深的恐惧所占据。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所信奉的神灵,并不能在关键时刻真正意义上保护他们免受泰坦的威胁和侵害。在这种恐惧和无助的情绪笼罩之下,这些信徒们的内心便会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摇和疑虑。或许一开始,这种信仰的动摇仅仅是在少数个体的心中悄然滋生,对整个信仰体系的影响还并不明显。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动摇的情绪如同病毒一般,在智慧种群中逐渐蔓延开来,并且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与之相对的,神灵们所依赖的信仰之力也会随着信徒们的动摇而逐渐减弱。此消彼长之下,这些信仰类的神灵在面对泰坦的时候,最终往往就只能无奈地处于下风,逐渐失去了与泰坦抗衡的能力,甚至有可能走向衰落和灭亡。曾经在遥远的格兰大陆上,那位被无数智慧生物顶礼膜拜的光明神,在与某位泰坦的激烈战争中,整个过程和最终的结果便是如此这般地呈现出来。在战争的初期,光明神凭借着其麾下庞大的信徒群体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信仰之力,在力量的展现上似乎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能够对泰坦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制,使其行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泰坦并没有被这种暂时的困境所吓倒,反而迅速地洞察到了光明神的弱点所在——其背后的信仰基础。于是,泰坦果断地改变了策略,将攻击的重点转向了那些信奉光明神的智慧族群。它以一种极其强大而恐怖的姿态出现在这些智慧生物的面前,展示出了其超越想象的力量和破坏力。一时间,恐慌和混乱在这些智慧族群中迅速蔓延开来,他们开始对光明神的保护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信徒开始动摇了自己的信仰,不再像以往那样虔诚地向光明神奉献自己的信仰之力。而光明神所能够调动的力量也因此而逐渐减弱,其对泰坦的压制也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相反,泰坦则凭借着自身那坚不可摧的身体和强大的能量储备,逐渐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上风,一步步地将光明神逼入了绝境。最终,这场战争以泰坦的胜利而告终,光明神的影响力在格兰大陆上遭受了重创,其曾经辉煌一时的信仰体系也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和瓦解。而泰坦则再次证明了自己在面对信仰类神灵时的强大优势和不可战胜的地位,其威名也因此而更加深入人心,让其他的智慧种群和神灵都为之胆寒。就如那位曾与杨越有过接触的荒野之神,其漫长的神生历程中,也曾有过与泰坦正面交锋的惊险遭遇。当杨越以其敏锐的感知力去探寻荒野之神的内心深处时,那其中弥漫着的戒备与恐惧之情,犹如实质化的阴霾,清晰可感。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情绪,并非毫无缘由,泰坦一族那超乎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