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西部地区的水运航道已经势在必行。”
听着李东沐的汇报,这些地市的领导才终于明白此行的真正主题是什么。
“当然,我也知道水运航道非常依靠资源,而且开挖疏浚河道的造价也十分高昂,不过若是无法打通交通的壁垒,我们兄弟地市想要真正腾飞,恐怕还十分困难。”
陈岚芹观察了一下在场的市委书记神色说道:“刚才听东沐书记说了情况,大家都发表一下看法。”
“林城市,建军书记先说吧。”
林城是省会城市,拥有省内最发达的陆运和空运体系,对于水运并不十分感冒。
“刚才听了东沐书记的讲述,感觉博州的水运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对林城来说并不太适用。”
“德江同样从我们林城流经,且已经开设有一处港口。只是距离林城市区距离较远,想要让货物都经水运送出去显然不太现实……”
“而且林城近两年的经济状态十分严峻,若是让林城将资金投到并不太实用的航道建设上,恐怕会引起市民的不满。”
听过赵建军的意见后,李东沐并没有急切的去解释。尽管他曾在分管招商引资工作时就发现了,林城交通依然是一块短板的问题。
有了赵建军打头阵,其他几个地市的书记自然也有了底气发言,否则谁敢当面扫兴呢,不管怎么说,李东沐也是省委常委啊。
“我们和林城的情况差不多,市域经济薄弱,各项债务和民生支出逐渐上升,即便是想要投资兴建航道,也是有心无力啊。”
“是啊,除了没有钱,也没有专业的人才支撑啊。航道建设岂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搞不好还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这个罪名可是背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