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君煜带着姜知意去敬茶,君成与李静娴早就在屋里等候。
君成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捻着胡须,李静娴身着月白襦裙,摩挲着膝头的绢帕。
婢女们候在一旁,端着的茶水不断蒸腾着雾气。
屋外传来轻响,君煜牵着姜知意的手跨过门槛。
见状,君成与李静娴对视一眼,心里还算满意。
“父亲,母亲。”君煜躬身行礼。
姜知意跟着一道,声音甜甜地唤了一句:“见过父亲、母亲。”
“快起来。”李静娴笑着点头,向姜知意招了招手,“好孩子,过来……”
姜知意走上前去。
“昨夜可睡得安稳?”李静娴握住她的手,说着,她将一个通体莹润的羊脂白玉镯戴在姜知意腕上,“这镯子原是你祖母的陪嫁,她临终前攥着不肯松手,说定要传给最疼爱的孙媳妇。今日就交给你了……从前煜儿一心扑在家里的生意上,也不曾见过什么女子,我那时还担心……”
君成轻咳一声,打断她的话:“别尽说些有的没的。”
他一首捋着胡须,眼睛却在盯着君煜与姜知意两人瞧。
虽说君家只是商贾之家,比不得高门显贵的尚书府,但如今姜知意己经嫁进君家,是君家的新妇。
他身为一家之主,亦是君家长辈,不得不多说几句。
“你既己嫁进君家,便要守君家的规矩。从明日开始,要跟着你母亲学学管家之道。府中各类账目,也该过问一二……日后,君家的钱庄、米粮行、绸缎行……所有的生意,都是要交到你们夫妇二人手中的。”
李静娴嗔怪地瞥了君成一眼,又拉着姜知意的手拍了拍:“不着急,莫听你父亲的。万事还有母亲在呢。若是觉得累,便与我说。”
姜知意正想要开口说什么,却被君煜不着痕迹地拉了拉衣袖。
君成这话,更多是说给他听的——他来应付便好。
君煜垂眸看向君成,“父亲说的是。”
李静娴朝一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快,去厨房端碗桂圆红枣汤来,给少夫人补补身子。”
很快,丫鬟捧着桂圆红枣汤进来,李静娴亲自接过,吹了吹热气,递到姜知意面前,说:“尝尝,这是我让小厨房早上特意熬的,熬了两个时辰,加了燕窝、野蜜……最是滋补。”
“谢谢母亲。”姜知意双手接过,小口喝着甜汤。
君成看着眼前和睦的景象,神色渐渐放松。
他放下茶盏,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说道:“婚后,凡事要相互扶持。煜儿,你如今成了家,也该收收性子,多担些责任。”
“是,父亲。”君煜应道。
敬茶过后,君成与李静娴又叮嘱了一番,才让两人离开。
出了厅堂,姜知意深吸一口气。
可算是结束了,她刚刚差点都有些待不住了。
她转头看向君煜,想问他府里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日光穿过雕花游廊,在他玄色衣摆上洒下细碎的金斑,衬得他眉眼愈发温润。
正犹豫间,君煜忽然停下脚步,问:“想去逛逛园子?”
他一眼便看穿了她的心思。这分明就是闲不住了,觉得无聊。
这几日他也无事,可以陪陪她。
君煜说道:“东院有片桃林,里面有个池塘,养着红鲤,还有一只百年大龟。”
“百年?真的假的,这都要成精了吧?”姜知意眼睛一亮,又觉得这样显得自己很没见识,忙垂下头掩饰脸上的雀跃,小声嘟囔,“我……我才没说想去。有什么稀奇的,我还见过两百年的……”
“嗯,是我自己想去。劳烦你,陪我走走吧。”君煜配合着她的扭捏,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君煜率先向前走去。
姜知意想了想,还是跟上了他。
她是真的好奇,也不知道这百年大龟到底有多大……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前行。
姜知意忍不住偷偷打量着身旁的君煜,他正认真地给她介绍路过的亭台楼阁。
穿过垂花门,一池碧水豁然展现在眼前。
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枯黄的落叶,红鲤摆动着绸缎般的尾鳍穿梭其中,惊起圈圈涟漪。
君煜从假山石缝中取出个小瓷罐,捻起几粒鱼食撒入水中,刹那间群鱼争食,搅得水面波光粼粼。
“你来喂。”他将瓷罐递到姜知意手中。
姜知意学着他的样子轻抛鱼食,指尖却突然被跃起